基于三螺旋算法的官产学创新合作关系测度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散的当今社会,创新在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各国都大力倡导创新,无一例外地将创新视为保持经济领先地位的重要法宝以及赶超先进国家的不二法门。  受生物学中三螺旋结构的启发,Etzkowitz创造性地提出“三螺旋创新理论”,将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回到大学、产业和政府的“多重互反”的创新合作的关系中来。对于这样一种能够推动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官产学的三螺旋关系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较为丰富并且日趋完善,但其相关分析在中国却仍停留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关于官产学创新合作关系的定量细化的规范性研究就更加屈指可数。  本文借鉴Leydesdorff的“三螺旋计量算法”,以广西省(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SCI的引用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情况、国家标准的起草情况、科技成果的完成情况、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为研究视角,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数据的获取。将所得数据按其地址信息归入与“官”、“产”、“学”有关的各个类别后,以2006-2010年度广西省(区)在各个研究视角下的相关数据进行纵向统计分析,以2010年度江苏、天津、广西、贵州在SCI的引用情况的研究视角下,重庆、广东、广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情况的研究视角下,上海、河北、辽宁、四川、湖南、广西、甘肃在国家标准的起草情况的研究视角下,北京、广西在科技成果的完成情况的研究视角下,浙江、广西在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的研究视角下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三螺旋计量算法”的实现,对跨时间、跨地域的不同形式的知识创新成果所反映的官产学关系予以研究,进行了有关官产学之间互动关系的定量规范性研究的初步探索。  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阶段的创新主体、不同主体的创新关系、三维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能有所借鉴,同时体现一定的实质性意义。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然而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和个性化、差异化消费等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不仅要有快速响应能力来应对多变的市场,更主要的是要有自主创新能力来赢得生存和发展。自主创新分为原发创新、集成创新和反向工程三种形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薄弱、技术积淀较少、人才缺乏等原因,无法进行原发创新和集成创新,实施反向工程不失为一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