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使得干部思想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也逐渐成熟起来。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王实味事件”特例。学术界对王实味问题的研究已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对王实味研究中的争议性问题进行评析,既可以深化王实味的研究,又能正确认识延安时期党与知识分子关系的历史;而且可以对解决当今的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等重大命题提供历史借鉴。王实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王实味“托派”帽子问题、王实味作品暴露延安“阴暗面”问题、王实味与丁玲整风不同结局问题、王实味之死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毛泽东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评析王实味问题与毛泽东的关系构成了论文的主脉络。将王实味人生经历作为立论的基础,是因为王实味事件的成因中,个人性格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而人生经历对王实味性格的形成又有重要的影响;对王实味托派帽子问题评析,主要回应托派帽子是否由毛泽东扣上的问题;对王实味作品暴露延安“阴暗面”问题评析,主要回应王实味作品是否真实反映当时延安的实际情况问题;对王实味与丁玲整风不同结局问题评析,主要回应王实味和丁玲作品所表现出的问题大体相同,却在整风中有不同的结局,这与毛泽东是否有关的问题;对王实味之死问题评析,主要回应王实味之死是否由毛泽东一手造成,毛泽东是否借王实味事件来打击知识分子等问题。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证王实味研究者在争议性问题论述中所使用史料的真伪、辨别研究者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探析研究者的立场和价值观。一切还原到客观的历史语境中,用正确的史实和文献资料论述,才能全面客观地对争议问题作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