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从诞生开始发展至今走过了无数风雨历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加入到期货市场中来,期货市场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而期货价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货市场自身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从我国主要两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长期有效性检验入手,分析了这两个交易品种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长期关系,在此基础上,与期货市场实际的运行情况作比较,进一步验证实证检验的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建议。 本文的各个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概述了传统的期货价格理论和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并对大豆和小麦两个交易品种做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机制,利用该技术分析了距离最后交易日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和六月期的大豆和小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发现四月期以内的大豆和二月期以内的小麦期货价格是对现货价格的无偏预测,而五月、六月期的大豆和三月期的小麦期货价格不是现货价格的无偏预测,四月、五月、六月期的小麦期货价格与相应的现货价格不存在协整关系。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实际运行情况,并和前面的实证结果做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一章分析的结果。 第四章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引入了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机制对两种农产品农产品大豆和小麦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考察。文中大部分统计建模运算是由经济计量软件Eviews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