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直接转换。并且,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和使用过程中无噪音等优点,使得热电材料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占据优势地位。面对复杂的实际应用环境,热电器件微型化、柔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热电材料/器件制备方法无法满足微型化、柔性化需求。其中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热电材料往往具有本征的脆性和刚性,切割精度及柔性较差,很难制备出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直接转换。并且,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和使用过程中无噪音等优点,使得热电材料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占据优势地位。面对复杂的实际应用环境,热电器件微型化、柔性化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热电材料/器件制备方法无法满足微型化、柔性化需求。其中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热电材料往往具有本征的脆性和刚性,切割精度及柔性较差,很难制备出应用于弯曲热源表面的微型热电发电器件(Thermal Electric Generator,TEG);二是传统热电单元的制备、排布和转移方法不易实现微尺寸热电单元的高密度集成。因此,研发出一种高性能、高柔性的微型热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柔性热电器件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选取有机热电(Organic thermoelectric,OTE)材料,利用OTE材料本征柔性的特点,制备高柔性TEG。然而,OTE材料虽然具有重量轻、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但其有效的n型聚合物少、热电性能低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OTE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另一种是通过优化设计材料与器件的结构,制备高柔性、高性能的微型热电发电器件,该方式已经成为热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技术手段难以满足新一代TEG的制备需求,并且现有可弯曲、可折叠的柔性热电发电器件,主要为面内型温差发电器件,无法建立面外温差,且对于非平面热源,其工作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实际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工作通过采用磁控溅射、飞秒激光以及3D打印等手段,以高性能、高柔性的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WCNT)/碲化铋基热电复合薄膜材料为主体,引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三维(3D)结构衬底,研发高性能面外型微型柔性TEG,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以SWCNT薄膜为柔性衬底,设计制备了自支撑n型SWCNT/Bi2Te3和p型SWCNT/Sb1.5Bi0.5Te3薄膜材料,其在室温附近的功率因子分别可达~600μWm-1K-2与1010μWm-1K-2,展现出优异的室温热电性能。另外,两种薄膜材料在多次弯曲后电阻变化<5%,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SWCNT/碲化铋基热电复合薄膜的高柔性和高性能,为下一步微型柔性热电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2)基于所制备的柔性热电薄膜材料,开展微型柔性热电器件的设计与制作,对于薄膜材料面内最佳性能方向与实际应用场景中常见温差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设计了一种柔性、可拉伸变形的3D拱形结构的微型TEG,实现了对面外型温差的有效利用,并且当热源表面发生形态变化时,器件仍能正常工作。该器件在温差为4 K时,输出电压为4.8 m V,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6 n W,功率密度为3.9 n W/cm~2,器件的弯曲半径可达到10 mm。这种微型柔性热电器件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为柔性、可穿戴热电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3)在三维拱形结构的微型TEG的研制基础之上,进一步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开展高密度集成器件的研究。设计制备了含15对P/N热电复合薄(n-SWCNT/Bi2Te3和p-SWCNT/Sb1.5Bi0.5Te3)的柔性化、集成化的微型TEG。该器件在温差为1 K时,输出电压为4.2 m V。该TEG创新实现SWCNT/碲化铋基复合薄膜的柔性自支撑和高密度集成,具有整体柔性、三维立体和可拉伸变形的特点。本工作推动了微型柔性TEG的发展,为制备高性能、高柔性的面外型TEG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一直是新能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在商业化应用较广泛的Bi2Te3热电材料晶格中引入第二相化合物形成共溶体合金,或在其晶格中引入少量具有导电、导热特性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线,就可提升Bi2Te3晶格费米面附近的能态密度,增加其电导率;同时,少量的其它材料的添加,还可在Bi2Te3晶格中引入更多的界面和缺陷,增加晶格对声子及低能电子的散射,降低材料的热导率。如果将少量
MgAgSb基合金因其组成元素储量丰富、环境友好性和本征低晶格热导率等优点,在近室温区被作为Bi2Te3的候选材料广泛研究。但是不同研究工作者在制备MgAgSb材料时采用烧结压力不尽相同,烧结压力对MgAgSb基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热电性能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其次,MgAgSb合金本征载流子浓度较低且缺乏缺陷结构的引入,热电性能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最后,MgAgSb合金作为近室温热电材料在300至5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主承力框、梁、壁板、蒙皮等部位,占飞机结构重量的40%~70%,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材料。从最初仅仅满足对强度的需求逐渐扩展到面向耐腐蚀、高强高韧、耐损伤等综合性能要求,国内外航空铝合金在需求牵引与自身的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至今已经发展至第五代。首先对国内外航空铝合金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总结,接着,为进一步推动国产航空铝合金研发和应用,对航空铝合金制备全工艺流程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及研
<正>我国步入了新时代这一全新的历史方位,教育领域多项政策顺势发生着改革。普通高中作为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其育人方式更是迎来了巨变。在这一大环境下,对高中教育进行测量与评价,因其导向性的特点,能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并更加全面的指导高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其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导向功能,更能够对教育改革起到导向作用和动力支持。1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在建立初期,对学生的测评主要以
为了改善TC4钛合金焊接接头的性能,延长其疲劳寿命,采用超声冲击(UIT)处理方法对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了冲击前后试样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疲劳性能、残余应力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晶粒细化,形成塑性变形层,表面显微硬度平均提高了12%,疲劳寿命提高了2.1倍,残余压应力有了明显提升,平均应力可达-500 MPa,裂纹细小且只在内部扩展,疲劳裂纹萌生
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得到良好的校内监管和家庭教育,因此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纪律松散,严重影响到了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家长会、邀请社区干部到学校进行座谈等形式,尊重并倾听了他们对学校提出的各种建议,不断调整了学校管理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留守儿童校内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最后探讨了行动改进计划的实施及其预期结果。
热电材料是可以使热能和电能发生相互转换并且不产生污染物的绿色功能材料。但由于低的转换效率和高的生产成本,热电材料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然存在限制。所以进一步提高热电材料的性能和寻找新型低成本热电材料有重要的研究意义。SnSe基化合物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近几年迅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单晶SnSe材料虽然有优异的热电性能,但是该方法制备周期长及设备要求高,并且单晶材料由于机械性能差容易发生解理,
研究目的:基本动作技能是非自然发生的基本学习运动模式,是人类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各种日常活动和特定运动技能所需的所有复杂动作的基础技能,主要包括移动技能、物体控制技能和稳定性技能。与儿童体力活动、感知运动能力、学业成绩、社会及认知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关系,能够预测儿童到成年人的体育活动以及健康水平。但人们常常有一个误解,即认为儿童能自然的获得基本动作技能。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将废热转换为有效电能,它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高的热电转换的效率通常要求高的功率因子和低的热导率,但是由于这些热电参数相互耦合,高ZT的热电材料很难实现。如何对材料进行调控实现热电参数的解耦合,或者寻找新的本征低热导率的材料是热电领域的核心问题。本论文研究了Ge Te及其衍生物Ge Mn Te2、Ge(Bi,Sb)2Te4热电材料,通过掺杂、固溶的等手段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