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用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石家庄铁道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各种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净化器应用而生。但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家居用品,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甚至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其他影响。由于多孔陶瓷具有流体通过压力损失小、表面积大和流体接触效率高、能够有效吸附催化剂等特点,本文选择多孔陶瓷作为净化器元件并在陶瓷体上涂覆催化剂从而进行新型空气净化器的开发和研究。 本文主要进行了净化器元件—多孔陶瓷的制备、催化剂在陶瓷体上的涂覆、净化器装置的设计以及净化效果的评定等试验和研究。采用颗粒堆积法以及有机泡沫浸渍法分别制备具有催化剂载体孔结构的多孔滤球以及网眼多孔陶瓷,并经过对比后最终选择多孔滤球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选用具有光催化作用的TiO<,2>,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并在陶瓷体上涂覆,以一定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膜层;在净化实验部分,自行设计了甲醛输入、净化空间、净化器以及测定取样等一系列的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结果测定,并评价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微观检测手段对滤球表面和涂覆膜层进行观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压汞法对陶瓷的孔结构测定和扫描电镜对陶瓷基体以及催化剂涂覆后的陶瓷表面进行观测,分析了陶瓷成孔原理以及表面孔结构对TiO<,2>成膜的影响;使用xRD对催化剂的成分进行测定,结合相关机理分析了TiO<,2>制备以及热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最后通过净化效果得出:以多孔陶瓷为催化剂载体及净化元件所设计的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明显,净化后空气中甲醛含量符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多测合一”是通过统一标准共享成果等方式,提速增效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减轻负担,这是各地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新
在高边坡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篇文章用水库区域的高边坡工作作为例子,综合考虑勘察数据里正确明显的岩土工程力学参数,细细的表述了高边坡的地质
过渡金属硫化物是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潜在光催化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的价带通常由3p轨道组成,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其价带更负且带隙更窄。本论文主要研究了MoS_2二维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光催化助催化剂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了MoS_2/SrZrO_3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在SrZrO_3表面加入0.05 wt%MoS_2,在紫外光照射下,产氢速率最高可达5.31 mmol
管件电磁校形是指利用电磁成形工艺使管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高速撞击模壁并贴模的一种先进校形工艺。目前,电磁成形工艺中应用较多的是管件电磁胀形、缩颈以及平板成形,而对管件
通过对3块中太平洋铁锰结壳样品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及其结构构造、元素地球化学剖面的综合研究发现,铁锰结壳的生长主要集中于两个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分别由不同因素控制的形成阶
本论文以PET-PBT共聚酯为基体,选择高效多元复合阻燃剂,采用双螺杆造粒新工艺,制造出新型阻燃共聚酯材料,可作为人造发丝用纤维原料。重点讨论了共聚酯的合成方法、原料配比以及
大气细颗粒物对灰霾污染的发生具有重要贡献。虽然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的年均浓度总体上逐年下降,但重度灰霾污染发生频率仍居高不下。因此研究PM2.5中典型组分的来源特征及其对灰霾污染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连续采集了上海城区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无机元素和有机物质等化学组分,使用相关模型进行了来源解析,并探究了二次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化学物种的消光贡献。结果表明,二次反应产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使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是因为天然气自身的特性、开采过程的复杂程度、还是所存储天然气的周遭环境,都决定了天然气开采工程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虽然许多
氧化锆材料的熔点高(2700℃)、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抗酸碱、抗炉渣侵蚀性强,但热膨胀系数高、抗热震性能差;而钛酸铝的热膨胀系数低、熔点较高(1860℃),是一种典型的高抗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