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月球Aristarchus区域内部结构与表面特征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ristarchus地区位于月球的正面风暴洋的中心,大致位于22-30°N,304-314°E之间,中心坐标为(25°N,311°E)。Aristarchus地区是月球上地质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并显示出各种光谱、地球化学、雷达和热异常特征。在地貌上,Aristarchus高原是一个长方形的月壳隆起块体,约170×220公里,周围环绕着来自Oceanus Procellarum的年轻玄武岩,并且覆盖着从雨海撞击事件产生的溅射物质,因此Aristarchus地区有望作为长期地表勘探和资源开发的目标区域。在Aristarchus区域发现的火山碎屑堆积物指示源区含有丰富的Th和其他热产出物质,表明月幔中高丰度的热产出物质最可能是Aristarchus区域长期火山活动的热驱动因素。所有这些Aristarchus地表的火山活动可能均与Aristarchus地区的地下地质构造息息相关。针对Aristarchus区域地表和内部结构的共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Aristarchus地区乃至月球的火山活动演化过程、月壳形成的早期阶段和月海玄武岩的形成原因。现阶段,对于Aristarchus区域的地下结构的研究还比较浅显,地下结构与地表的火山活动的关联尚未清晰,Aristarchus地表独特的火山特征的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利用月球高精度重力和多光谱等多源遥感探测数据实现对Aristarchus区域的地下结构模拟以及地下和地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行分析研究。为了实现对Aristarchus地区的地下结构的模拟分析,本文采用重力反演方法获得深度从地表到地下15 km的三维密度模型,实现对Aristarchus地下结构的三维剖析,其中重力数据采用GRAIL1200B衍生的布格重力数据,反演方法采用频率域重力反演方法。我们基于高分辨率多波段的月球光谱、样本和影像等多源遥感遥测数据综合的方式,分析Aristarchus地区的地表地形特征、地貌特征、化学组分、矿物和岩性特征,用以约束地下密度体的岩性组成,揭示地下结构的形成环境和形成过程,进一步揭示地表火山活动或者地表矿物成分的形成过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采用GRAIL1200B重力球谐模型数据,使用频率域重力反演算法,反演得到截断深度为15 km的地下三维密度模型,密度模型显示位于Aristarchus撞击坑和Herodotus撞击坑下方存在一个双峰式的低密度异常体,在Herodotus撞击坑的中心、Aristarchus撞击坑西缘、Cobra Head北部存在高密度异常体。(2)采用Clementine UVVIS多光谱数据反演出Fe O和Ti O2丰度图,结合月亮女神TC影像数据分析小尺度的地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整个Aristarchus地区显示出高的Fe丰度,为13-18 wt.%,但是Ti丰度很低,为1-5 wt.%,表明高原上覆盖的是含有高Fe成分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然而,并非所有高原区域均被火山碎屑堆积物覆盖,在TC影像上的仔细观测发现Cobra Head北部和Herodotus撞击坑中心在地貌上是年轻玄武岩盖层。这些年轻玄武岩盖层在三维密度剖面中显示出异于周围月壳的高密度异常,证明了三维密度反演在揭示地下结构的重要性。(3)结合Apollo月球岩石样本的分析,Aristarchus撞击坑下方的巨大的低密度体(<2300 kg/m~3)的密度远低于周围斜长钙长石岩性的月壳,低密度体的岩性偏酸性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有证据表明Aristarchus撞击坑的西北缘具有极低的CF(Christiansen Feature)值,显示Aristarchus撞击事件挖掘出了高硅质成分的岩性。Aristarchus撞击坑显示的高Th异常也可能与酸性的岩性有关。这些证据表明Aristarchus撞击坑下的低密度异常体很可能是偏酸性的深成岩。(4)通过对月球岩石矿物组成、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月球上巨大尺寸的偏酸性深成岩的形成是可能存在的,其形成与月壳根部的岩浆顶蚀作用有关。首先,月壳根部受到月幔的局部加热后将会发生熔融并产生高硅质的熔融岩浆,熔融岩浆的密度低于围岩时就会受到浮力作用开始上升和运移,部分熔融岩浆侵出到地表形成流纹岩穹顶,另一部分侵入到月壳中的熔融岩浆将保留在月壳中,经过长时间的冷却后形成具有酸性的侵入岩体。
其他文献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内涵的不断充实,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断提高,并逐渐向往和追求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而随着当前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购后商品闲置率也随之提高。如何在满足消费需要的同时又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回收作为衔接消费和生产的关键环节,由此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消费后行为,回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和服务后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
学位
结构认知训练是工程制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有通过图文资料讲解、动画演示、二维三维绘图软件展示的学习方式对结构展示不直观,缺乏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学习效果不佳。实物训练虽然效果尚可,但受到模型数量和模型管理的限制,难以推广。虚拟装配学习系统,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结构认知与装配训练系统,继承了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体验性和扩展性等技术特性,可以为学习者构建直观的互动
学位
真实型领导作为一切积极领导风格的基础和本源,其对于组织各个层级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预测和影响作用;作为领导效能的根源,真实型领导者以其品格操守和模范带头作用,对其下属的角色认知、思想行为、工作任务的完成起到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工作压力日趋加大而工作稳定性日益降低的组织情景中,员工经常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损害组织或工作团队的集体利益,亦或出于工作中的不满情绪而对组织或他人采取报复行为——反生产行为。反生
学位
高分辨率地表反射率产品是相关高分辨率地表参数定量反演的基础要素,然而大气等多种因素导致其精度降低,只有获取像元尺度参考真值,进而与反射率产品对比定量评估其精度,才能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像元尺度参考真值主要来源于地面实测,在卫星过境的相近时刻,使用仪器同步观测卫星像元对应地面样区内的点尺度反射率,采用特定的尺度转换方法获取像元尺度参考真值。由于地表普遍存在的异质性和地面观测点尺度与像元面尺度的空间尺
学位
卫星传感器由于受到在轨空间环境变化、元器件电路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其辐射性能会出现持续性衰变,从而直接影响卫星遥感数据的定量产品精度以及应用效果。吉林一号光谱星于2019年1月发射,目前已经获取大量数据,应用广泛。但由于其发射时间不久,目前没有对其开展系统的在轨定标研究,虽然其他国产卫星定标方法已经成熟,但能否适用于吉林一号光谱星仍需研究探讨。若采用传统的场地定标,需要开展星地同步测量试验,受卫星轨
学位
随着新冠疫情局势得到控制,防疫逐渐成为常态化,各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在更高要求、高强度的卫生标准下回到工作岗位,其中就包括区域流动性较大的服务人员。因为他们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需要在工作期间接触更多人群、走访更复杂的环境,因此他们需要具备更普遍的防疫意识和卫生素质。一次性鞋套由于性价比高和能起到防尘防菌的特性,成为了这类服务人员的必备品。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一次性鞋套却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携带不方便、质量不
学位
点云分类是点云数据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城市建模、智能驾驶、室内定位等应用都需要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在分类的过程中,仅使用点云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分类只能提取其空间特征,面对空间结构相似的地物时容易混淆。光谱信息易于获取,数据融合方便,增加光谱信息能增加各类地物区分度,有效降低地物的混淆,提高分类效果。深度学习在点云分类任务中展现出高性能表现,具有端对端输出的特点以及强大的信息挖掘能力,而点云数据具有
学位
准确、大范围的土地覆盖地图可以为探究自然和生物活动与地表覆盖及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变化的模拟、监测和评价以及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利用遥感影像绘制大比例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土地覆盖地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随着土地覆盖数据的增多,多源土地覆盖数据之间不一致性明显,而通过融合现有产品的信息获得新的产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融合过程往往只保留了不
学位
国内停车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现状问题有:小区私家车位及充电桩资源使用率低;停车位缺口严重导致乱停车现象时有发生;充电桩配备数量不均等问题导致用户充电焦虑感较为严重。为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旨在鼓励用户共享私家充电桩,实现“多车一桩”模式,并不断推进智慧停车的发展。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本研究基于上述问题及政策方针,提出共享小区私家车位及充电桩的构思。通过对共享车位及充电桩研究现状的整理分析,发现现有
学位
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用户体验的好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唯有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才能创造用户粘性,真正留住用户。在此情况下,信息产品界面交互设计优化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之相关的理论方法的发展成为了亟待被探究的课题。目前对于界面交互设计优化的关注点多放在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界面信息的层面上,但仅对视觉层面进行优化对于产品用户体验的提升力度是有限的,良好的信息交互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功能流程的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