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山体景观规划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大量自然地貌山体被推平。目前南京曾在历史上被看成是凝聚“金陵王气”的连绵山峦整体,已被支离破碎的分解,南京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延续面临危机。 山体是构成城市自然地理格局的要素,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本文以南京主城山体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合理的山体景观规划,使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延续南京的城市特色。 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五个章节组成。 第一、二章指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城市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得出城市建设应该尊重自然,顺应山水脉络的启示。 第三章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历史时期南京主城的山体景观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历史时期城市与山体的关系变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六朝到明代,城市建设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但却都是依据自然山体地形而构思规划,城市建设尊重自然地貌,依顺自然山势。 第四章把南京主城分成四个部分进行现场调查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建设与自然山体之间冲突严重,主要问题是道路切割自然山体、建筑侵占山体空间,高层建筑破坏景观视廊等。 第五章在前四章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自然地理格局保护和城市风貌保护两个层面进行山体景观规划:宏观层面为城市的发展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结构),使城市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与自然山水之间仍然能够保持和谐的空间尺度,中、微观层面顺延山体脉络,为主城山体景观规划构建“区域—轴线—节点”完整的空间特色体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是地球科学国际前沿课题,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两个核心计划—全球海洋物质通量联合研究(JGOFS)和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的中心议题,它对全球变
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的大约10年间,中国的地市州一级党报,基本上都由四开小报改成了对开大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个别还没改的报纸,也坐不住了。例如四川省,除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土壤空间分布信息是进行土壤和水文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数字土壤制图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大致分为基于空
所谓有效性,就是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用最短的时间,最优化的方法,最科学的设计,最少的物力投入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本文对GIS在校园房屋资产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特别是WebGIS在校园房屋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云南大学目前房屋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建立云南大学房屋资产管理地理信
导入的方法应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个原则而进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新课导入的方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问题导入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明白每一堂课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学生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思考。在教学中,
本文对长江流域水文气象进行了研究。文章在详细分析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温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长江流域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及研究区洪水发生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长期看来二者具有相互作用、
针对煤泥进行分级、分选研究,设计了新型的充气式水力旋流器试验样机,并对样机的部分参数进行了条件试验的探索。试验结果证明,样机可以对煤泥进行分级、分选的进一步研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