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单纯——论现代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及其诗学意义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小说中儿童视角的运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而且内化为这批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品格.该文探索了儿童视角发生的心理文化背景和儿童视角背后的文学精神;并从作品的梳理和研读出发,探索了儿童视角所蕴涵的独特的诗学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认为儿童视角具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它提供了观照世界、观照自我的新视角.儿童视角的引入为现代文学开拓了另一种文学图景.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言说,而且,面对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基督教文化对于中国文学的存在状态与价值建构具有何种学理意义乃至
“七”体是指由西汉枚乘首创的一种以“七”名篇且着力铺陈七事以寓劝谏的文体形式。此种文体在汉魏六朝创作非常繁荣,有专集出现,但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创作日少。由于此体作品的
张承志与史铁生都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精神上的探索,并试图以这种方式确立他们生命的意义.他们都走过了相似的精神心理历程:由"知青情结"推动的"精神还乡",对"土地—母
该文选取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为对象,对她的人生经历、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安忆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以及她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E.M.福斯特是生活于20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著名作家。当时的社会历史巨变和个人的坎坷遭遇令福斯特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工业文明和机器化大发展破坏着人们宁静祥和的生活,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