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增强收入分配合理性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目标。政府常常通过针对个人的税收政策调节劳动力收入分配。但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和政策实践来看,针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劳动力收入分配。这是因为税收归宿理论表明企业税负会在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间分配,税收政策会影响企业税负,进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增强收入分配合理性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目标。政府常常通过针对个人的税收政策调节劳动力收入分配。但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和政策实践来看,针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劳动力收入分配。这是因为税收归宿理论表明企业税负会在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间分配,税收政策会影响企业税负,进而调节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因此,企业税收政策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薪酬分配。自2012年“营改增”试点以后,国家一直强调要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因此,近十年来,我国施行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降负效果十分明显。结合前文的叙述,本文推断我国现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减税政策,可能会对企业员工的收入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已有文献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匮乏,亟待补充。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营改增”政策作为代表,以此来检验减税降费对企业员工收入产生的政策效应。本文首先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整理,再结合国内的“减税降费”经济背景,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与此同时,本文整理了文献回顾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假说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10-2015年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探讨“营改增”政策与企业薪酬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经此系列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企业税收政策确实会对劳动力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减税政策会促进普通职工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缩小其与管理层的薪酬差距;(2)“营改增”政策对企业薪酬产生影响的关键是降低企业税负,税负降低才能减小企业通过降低劳动力投入将税负转移至劳动力要素的动机;(3)“营改增”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和企业规模两个方面,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税收敏感性更强。本文以“营改增”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减税政策对企业劳动力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选题角度新颖;而且,本文的研究结果展示出企业税收政策对劳动力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为上市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改善员工福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还为未来“十四五”期间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文章还从微观层面探究“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丰富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近些年,因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而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的纠纷案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虽然《民法典》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释中多处使用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一词,但却对其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定、解释,法院在审判的过程的判断标准不一。学者们对于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认识和争论停留在理论层面,尚不能真正解决实践中认定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判决为突破口,并以现
本翻译报告的翻译材料是从澳大利亚政府官方网站下载的《出口管制法》(2020年)(节选)。该法是澳大利亚政府最新颁布的成文法,旨在加强对澳大利亚的农业出口和市场准入进行管理。本翻译报告主要针对该《出口管制法》中被动语态和条件句的翻译。具体而言,该法中的被动语态常被翻译为中文的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以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而对于该法中的显性条件句和隐性条件句,则可采用顺译、逆译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以使源文
近年来,公益案件大量开展,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办案经验也不断累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种符合诉讼经济理念、具有复合效应的新型诉讼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实践中大量展开应用。但是由于理论层面研究成果较少,并且司法实践时间较短,导致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因此,本文以该制度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其启动环节,立足诉讼始端,厘清其基本定位、属性,以期对当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启动程序方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桥梁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地震发生后,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最新的桥梁震害研究表明:桥梁的震后功能主要受桥墩残余变形和损伤程度的影响,传统钢筋混凝土材料虽然能很好的吸收地震能量,但是结构过大的残余变形和混凝土的开裂剥落不利于震后修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震后次生灾害。近年来,材料科学发展迅速,新型材料在建
“互联网+交通”催生的网约车具有高效、便捷、准确、差异化的服务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个性化出行的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层面也做出了贡献,传统的出租车市场资源遭受了这一新型出行模式工具的抢夺,导致行业利益格局骤变,网约车行业内部管理机制混乱、经验尚浅、无序竞争等特点,表现出来的违法营运行为造成了一系列乘客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聚焦,治理网约车也成了学界争相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选取C市网约车违法营运
筒型基础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海洋基础形式,由于其成本低、便于安装等特点,得到海上作业平台和防波堤等近海基础工程领域的青睐。筒型基础安装以后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而筒型基础的下沉过程则是影响其稳定的关键因素。筒型基础在下沉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因此,本文针对筒型基础下沉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对筒型基础下沉结束后的稳定性影响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通过造波装置和离心机试验方法,对考虑和不考
近年来,“垃圾围城”的困境愈演愈烈,为了整治城市卫生环境,促进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出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以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管制。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实践中,除了对违反垃圾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这类传统的负面激励,也出现了诸如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实物、垃圾分类典型选树等正面激励。这表明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立法趋势开始由传统的管控约束模式转向了约束和
近些年来,结构连续性倒塌的事故频发,梁柱节点处的构造形式作为钢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关键部位,逐渐获得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发现,钢梁的下翼缘和腹板处容易成为变形严重或断裂的区域,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因此本文对该区域梁柱节点进行改良,提出一种新型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即梁的下翼缘处采用贯通隔板与高强螺栓栓接、梁腹板处采用腹板剪切板与高强螺栓栓接。通过室内倒塌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以及理论计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产量巨大,处理设施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0%-50%,迫切地需要新技术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以实现污泥减量的目的。本文研究了零价铁(Zero-valent iron,ZVI)、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和核桃壳粉(Walnut shell powder,WSP)复合调理对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肇事案件频发。早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就对强制医疗作出了规定,在长达九年的实践后,未对初始规定做出修订,《强制医疗所条例》经送审稿阶段后亦无下文。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此情形下,如何完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值得研究。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裁判文书作为考察样本,实证研究我国司法实务中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综合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