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雨母山临江村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以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在我国许多地区,林果生产和旅游业都出现了兼职经营或转型经营。果树生产正逐步从以往单一的水果产销模式向休闲旅游方向延伸。然而,观光林果基地的规划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树种选择和景观设计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因次,本文依托衡阳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把观光果树开发利用作为乡村田园景观建设的有效抓手,利用特色林果优质栽培生产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其观光体验价值,让休闲观光果业在乡村旅游田园景观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设计理论研究。包括特色林果观光设计研究进展的综述,相关重要概念的解释和理论的阐述,国内外优秀实例综合的分析,总结出了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形成前期理论的指导。(2)构建了临江村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 12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地协调了决策者经验判断的主观随意性与数据自身存在的客观机械性。得出12个指标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结果为:林果品种多样性0.3557>交通状况0.1709>植物层次丰富度0.1529>水环境质量0.1173>小品景观0.0464>植物季相变化0.0394>土壤环境质量0.0318>高程0.0271>排灌系统0.0210>坡向0.0149>大气环境质量0.0144>坡度0.0082。(3)在指标赋分的前提下采用加权赋分完成景观质量综合评分。得出景观质量指标综合评分总分为74.18,处于Ⅱ极,论证了临江村发展林果观光示范基地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根据景观质量评价结果,对临江村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景观提升提出建议与对策。(4)案例规划设计研究。依据前文形成的理论,及景观质量评价分析的结论为指导,对临江村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进行具体的设计,通过基地区位分析、自然环境,结合SWOT分析及特色资源,提出实现生态性与经济性、统筹功能性与景观艺术性、特色性等设计原则,并以林果景观作为核心景观,以林果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设计定位,将特色林果示范基地分为:入口景观服务区、林果生产种植区、观赏娱乐休闲区、参与体验采摘区、科普教育学习区、生态养生健康区六大功能分区,并从植物设计、景观小品、基础设施等进行专项设计,将基地植物景观以特色果树为基调,搭配观赏性乔灌树种为主调,自然山林为背景,将林果特色融入到配套设施建设中。完成临江村特色林果观光示范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发展现代木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我国对现代木结构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许多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节点连接的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可靠性,而螺栓连接技术在现代木结构的节点连接中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目前对胶合木双肢柱框架梁柱螺栓连接节点形式的认识尚不足,往往将梁柱螺栓连接节点假定为铰接,这与工程实际不符,因此对胶合木螺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