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范式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格拉斯·诺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究制度变迁理论,数十年来,孜孜以求,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力图增强其解释动态变迁过程的能力。诺斯早期的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其对产权和国家的阐述带有新古典主义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摆脱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尝试以一种类似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制度变迁,但同时并未完全放弃交易成本理论。诺斯在其最新出版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一书中,对其最近十余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整合,体现了其制度变迁理论的最新发展。诺斯在这本书里着重论述了一种新的制度变迁理论,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人类的活动由意识和人造结构共同决定,人造结构产生于地理环境、人口、意识等的交互作用,它以文化遗产的形式决定了信念结构,在信念结构的约束和引导下,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制度结构和各种组织,人类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各种变化通过组织或个人的学习被引入社会的信念结构,更新后的信念结构将推动制度结构的改变,改变后的制度结构将支持新的适应性政策的实施,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如果某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具有适应性效率,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支持多种适应性政策的试验,从而加大这个社会长期存续的可能性。  本文将首先对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进行综述,然后对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最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加以评介,再对新旧范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中国改革的实践对新范式进行检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新范式的评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一、制度的起源,二、制度变迁过程,三、经济绩效。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一直存在着定义和论证不严密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深层原因在于诺斯对处于共生状态的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不甚清楚,分析问题没有抓住本质,虽然经过数十年的演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体现了诺斯以人性为出发点的历史唯心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另外,诺斯在论证过程中不时使用的交易成本和适应性效率概念,体现了诺斯在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之间的徘徊,这种在方法论上的折中,表面上使诺斯的理论显得面面俱到,实则造成了其理论框架内部的不协调。纵观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轨迹可知,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演变过程具有一个明显特征:诺斯始终注意对他人观点、理论的吸纳,加工与再发现,如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累积因果等,但是却忽视了这些观点、理论的适用条件或存在的缺陷,这就成为始终困扰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演变、发展过程的致命因素。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尤其是间接融资难的困境,这严重制约了中
为解决高技术企业创业及技术创新中的融资问题,风险投资应运而生。风险投资凭借其独特的融资特点和运作机制,在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企业并购作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并购的核心问题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它是并购交易程序中很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并购风险最为集中的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道路上却一直崎岖坎坷,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几年,快速兴起的典
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中澳自由贸易区是否具有可行性,它建立之后的经济效应和发展前景如何,以及目前中澳FTA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