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焙砂选择性还原与铁锌分离的基础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morea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化锌精矿中常伴生有一定含量的铁,因而在传统的“沸腾焙烧-浸出-电解”锌湿法炼锌工艺中不可避免的生成铁酸锌(ZnFe2O4),导致大量的锌以铁酸锌的形式赋存于锌浸出渣中,由于铁酸锌性质稳定,使得铁锌的分离困难。现有的铁锌分离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污染大,严重制约了锌冶炼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铁酸锌中铁锌的高效分离是实现锌清洁冶炼的关键。本研究拟在弱还原气氛下将锌焙砂中的铁酸锌选择性分解为氧化锌及四氧化三铁,依据二者理化性质的差异,采用弱酸浸出-磁选组合工艺实现铁锌的分离。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查明了铁酸锌在弱还原气氛下的分解机制,掌握了铁酸锌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规律,实现了对铁酸锌还原过程的物相调控。通过对实际锌焙砂还原焙烧及铁锌分离工艺的研究,探明了铁锌分离的过程特征,实现了铁锌的高效分离。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结论:通过铁酸锌CO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确定了铁酸锌选择性还原的优势区域,查明了铁酸锌在弱还原气氛下的分解机制。铁酸锌在CO气氛下分解为氧化锌及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可自发进行。铁酸锌选择性分解的优势区域与还原温度及CO/(CO+CO2)有关,当还原温度从700℃上升至900℃时,标准状态下获得氧化锌与四氧化三铁优势区域的CO/(CO+CO2)范围由3.1%-38.5%变为1.7%-30.7%。铁酸锌在弱还原气氛下的分解是通过连续析出氧化锌来实现的,铁酸锌的初始分解温度与其所处的气氛有较大的关系,惰性气氛下铁酸锌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020℃左右,CO气氛下铁酸锌的初始分解温度降至约400℃。通过对铁酸锌还原过程的失重行为、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的研究,掌握了铁酸锌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历程。铁酸锌的分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还原反应的初始阶段,铁酸锌快速失氧转变为铁锌缺氧体(ZnFe2O4-σ),随着还原反应的进行,铁锌缺氧体进一步失氧并析出氧化锌,铁酸锌的正尖晶石结构逐渐向四氧化三铁的反尖晶石结构转化,形成铁酸锌与四氧化三铁的连续固溶体。当温度达到750℃后,还原过程中容易生成铁锌固溶体(Fe0.85-xZnxO)新相,导致还原产物中氧化锌含量的显著降低。通过对铁酸锌还原过程的物相调控,实现了铁酸锌选择性分解为氧化锌及四氧化三铁,并建立了铁酸锌还原的动力学模型。铁酸锌还原过程物相调控的关键在于抑制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锌的还原以及铁锌固溶体的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还原可通过控制CO/(CO+CO2)低于30%来抑制,氧化锌的还原和铁锌固溶体的生成可通过控制温度低于750℃来抑制。铁酸锌选择性分解为氧化锌及四氧化三铁的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29.26kJ/molo铁酸锌晶体内部锌铁离子的长程迁移是导致铁酸锌分解速率较慢的主要原因,铁酸锌还原产物中氧化锌富集于表面。研究了锌焙砂选择性还原焙烧工艺,确定了适宜的还原焙烧工艺参数,探明了锌焙砂还原焙烧过程中的工艺矿物学变化特征,显著提高了还原焙砂中可溶性锌的含量。锌焙砂选择性还原的适宜工艺参数如下:CO浓度8%,CO/(CO+CO2)为20%,还原温度750℃,还原时间75min,此条件下还原焙砂中可溶性锌含量达到92.8%,未经过还原焙烧的锌焙砂中可溶性锌含量仅为79%。还原焙砂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氧化锌、四氧化三铁、硫化锌、单质铅、硅酸锌以及少量未反应的铁酸锌。还原焙砂颗粒呈中空结构,氧化锌处于颗粒的最外层,包裹着硫化锌、四氧化三铁以及未反应的铁酸锌,四氧化三铁颗粒呈球形,与其它物相有明显的界限。还原焙砂中的硫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是导致可溶性锌含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锌焙砂还原焙烧之后,其磁性显著增强,为磁选铁锌分离创造了基本条件。开展了还原焙砂的弱酸浸出-磁选组合工艺研究,确定了适宜的铁锌分离工艺流程,实现了铁锌的高效分离。还原焙砂直接磁选铁锌分离结果表明,还原焙砂中由于存在铁、锌物相的机械夹杂及化学包裹,难以达到铁锌分离的效果。采用弱酸浸出处理还原焙砂,其铁锌分离效果较好。适宜酸浸条件为:硫酸酸度90g/L,浸出温度30℃,液固比10:1,浸出时间2min,锌的浸出率达到92.1%,铁的浸出率控制在7%以下,浸出液中铁的浓度仅1.03g/L。浸出渣的主要物相为四氧化三铁、硫化锌、硫酸铅及硫化铅,硫化锌的存在是导致浸出渣锌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浸出渣经过一次磁选后,铁精矿的品位达到51.3%,铅、铟、银等有价金属均富集于尾矿中。图87幅,表13个,参考文献216篇。
其他文献
目前通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实力较弱的电信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从现有的情况看,各大电信企业间客户争夺战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为了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而大量降低产品价格。不过实际的应用中这种采用降低价格来提高竞争力的方式无法持续,很容易导致“增量不增收”现象。从长远来看,价格战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通信客户前几年高速增长,一些企业在最初发展阶段积累了大量用户。由于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少
随着芯片产业的集成化日渐成熟,片上系统(SOC),可植入式等智能产品越发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其中需要有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化的通道,而模数转化器(ADC)在将模拟连续信号转化为可操作的数字信号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类型的模数转化器相比,逐次逼近型模数转化器(SAR ADC)具有功耗低、精度高、结构简单的特性,在传感器网络、生物医疗、视频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
阐述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大数据环境下如何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给出相关建议。
我国的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几经修缮,但一直未能满足权利人的要求,也未能降低作品使用的许可成本,这一点在现行《著作权法》及其第三次修改草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正确理
在全球变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福建省在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上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201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文指出,应该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公立中小学教师薪酬的合理配置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基本薪酬与绩效薪酬的有机结合,联合优化,切实改善教师薪酬待遇,增加教师薪酬满意度,吸引优秀人才,提升教学质量
实验背景及目的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表面上皮或粘液腺体的上皮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5%~80%。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五年生存率仅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在其西缘地区不断的发现了新的气田,如发现了以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要产气层位的靖边气田,表明鄂尔
人工增水作业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了解降水过程中云的三维分布特征,从而为降水预报预警和有针对性开展人工增水播云方案提供新的科学事
目的 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良恶性胸腺瘤和胸腺癌,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占各类纵隔肿瘤的三分之一。多年来胸腺瘤的分型一直很混乱,2004年WHO新的分型方法把胸腺瘤划分为A型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腺涎恶性肿瘤的30%左右,因肿瘤组织中含有粘液细胞、上皮样细胞而得名,临床特点是远处转移率高,局部易复发,预后差。17β—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