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构成逐步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朝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方向推进。时至今日,多种所有制经济在中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公有制经济仍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多轮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仍有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长久以来,国企改革问题一直广受舆论关注,经营效率低下、腐败问题频发、垄断国企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政府过度干预国企经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国企发展的现状,政府针对性的提出了分类改革的指导方针,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对于身处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商业类国企,如何解决好这些“老大难”问题,如何处理好资本市场、国企、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商业类国企改革?政府在商业类国企改革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两个问题是本轮改革的核心。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集团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近5000亿元,是一家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同时也是第一批九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方案获得批复的企业。在其改革进程中,厘清政府为了推动中粮集团改革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意见,资本市场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改革后政府在企业经营中所处的位置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系统地梳理本轮国企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进行了回顾。随后通过对历史上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梳理,并结合理论分析,总结了本轮资本市场推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系统地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改革进程中商业类国企、政府、资本市场的作用以及相互作用机制。其后对中粮集团的发展以及改革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中粮集团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当前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中粮集团的改革发展方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粮集团在本轮改革中的主要举措,资本市场对于推动商业类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政府、国企、资本市场三者关系的转变等问题,对改革举措和成效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政策导向等因素,梳理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等未来进一步深化商业类国企改革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以中粮集团的改革进程为视角,来探讨商业类国企改革中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转变。但是限于理论功底欠缺和资料不足,在对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时,只是从表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缺乏翔实的数据支撑和深入探讨,使得分析在整体上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