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环境一直处在一种不稳定状态,这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尤其是给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障碍,因为外部投资者和银行等借款人,考虑到自身资金的安全性,纷纷提高对民营中小企业投资或借款的门槛,民营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融资约束,难以以合理成本融得充足的资金应用于投资,因此导致投资不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谋求发展,就必须开拓新思路,在难以独自改变外部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可以着眼于改变自身,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缓解融资约束、减少投资不足。内部控制质量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都非常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在同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受资本市场的融资约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本文主要以民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内部控制发展情况、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与其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对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以及投资不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在完成理论分析后,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Wind金融数据库中选取2012年到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资不足情况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SPSS22.0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表明:企业所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越大,投资不足的程度就越大。而内部控制质量与投资不足呈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投资不足程度越小,并且通过设置交叉变量,验证内部控制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可以通过调节融资约束来减少投资不足问题。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本文对事件研究及多元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结果与之前的模型一致,证明本文的结论是可信的。本文的结论为民营中小企业如何缓解融资约束,减少投资不足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