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我国不同香型风格烤烟形成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针对福建、云南、河南和贵州4个典型产地烟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及其相关代谢途径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和方法,从代谢途径的角度来探讨不同香型风格的烤烟其香气物质产生差异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4个典型生态中的12个烟叶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得出,12个烟叶样品中的大部分化学成分在优质烟叶指标范围内,但不同生态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性很大,同时,同香型不同产地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性也比较大,福建和云南2个生态区烟叶中所有的化学成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4个典型生态类型区烤烟的香气成分差异比较明显,在4个生态区烟叶中的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以河南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环境对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较大。3、建立了 6组4个典型生态类型产烟区烟草团棵期叶片互为比较的蛋白图谱,找出了72个不同表达的蛋白点,并成功鉴定出67个匹配度比较高的蛋白质,这些蛋白涉及烟草碳代谢、抗胁迫、醛酮类物质次生代谢、萜类代谢、质体色素降解代谢途径、蛋白合成等多个方面。4、对各典型生态类型区烤烟代谢途径的差异与奠定形成烟叶香型风格基础的物质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在福建生态区鉴定出5个与质体色素降解途径相关的上调蛋白,分别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S44)、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S48)、磷酸丙糖异构酶(S61)、羟基丙酮酸还原酶(S62)、丙酮酸磷酸二激酶(S66),这5个蛋白的上调利于福建生态区质体色素降解的香气物质产生;云南生态区鉴定出9个与醛酮类物质次生代谢相关的上调蛋白,分别为醌类氧化还原酶(S28)、羟基丙酮酸还原酶(S19、S21)、果糖-二磷酸醛酶(S29),苹果酸脱氢酶(S31)、磷酸丙糖异构酶(S3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S39)、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S40、S41)、NAD苹果酸脱氢酶(S42)、果糖-二磷酸醛缩酶(S43);对烟草醛、酮类香气物质的产生影响很大,另外还鉴定出5个与碳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河南生态区鉴定出的3个与萜类物质代谢有关的上调蛋白,分别是果糖-1,6-磷脂酰肌醇二磷酸酶(S32)、苹果酸脱氢酶(S34)、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35),而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大多数都是萜类物质,这说明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对河南生态区烟叶香型具有较大贡献;贵州上调的蛋白仅有4个,主要与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相关,与香气物质代谢有关的蛋白未鉴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