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上海市政府大力推动社区基金会,主要原因之一是上海社区转型发展中遭遇瓶颈,政府并不能持续投入相关资源,需要社区基金会这一持续稳定的机制来进行有效的接力,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社区基金会是实现社区治理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 任何改革措施都兼具“价值性”与“工具性”,可以看成是改革过程中间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工具性”是实施过程,“价值性”起引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存在较为突出的行政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离社区发展“价值性”目标的情况。当下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也表现出政府主导推动的特点,检视历史不免产生如下疑虑:社区基金会是不是真正能起到推动社区转型的“价值性”作用。 本文基于合作治理理论,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两家典型的社区基金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社区转型中,社区基金会的运作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政府,更多体现出“工具性”倾向,“价值性”引领作用并不显著。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社区基金会在行政化社区向共治型社区转型中,发挥“价值性”引导作用的条件和对策,以期增强社区基金会成为我国社区转型发展重要路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