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实行全球检测的首要传染病,成为全球目前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预防疾病所需耗费成本最低的手段之一就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具有广泛的公共卫生意义。然而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流感防治信息在公众中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本应发挥“改变受众认知态度和促进健康行为”效果的媒介与公共健康问题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又会存在哪些影响因素,都值得引起学界重视并进行相关探索。此次研究有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包含有绪论与第一章,陈述了此次课题的研究动机与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和总结相关资料,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定义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方法和假设;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该部分进行了公众媒介接触与流感防治认知态度的数据分析,验证了假设与模型,探讨了媒介接触对流感疫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关系;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也就是第四章,在收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公众的媒介接触情况对流感防治信息的有效传播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公众通过媒介接触对接种流感疫苗意愿的影响存在,也就是说公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分别通过影响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提升了对流感疫苗的使用意愿。同时,学历、生活地区、月收入水平也影响着公众对流感防治的态度。此外,互联网和医生/医疗机构这些渠道优势显著。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认为有针对性的制定媒介优化策略、促进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为要促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深度融合、发挥人际传播渠道的说服作用、提高流感信息的实用性、发挥医生的强势话语作用。旨在更好地提升中国公众对流感疫苗的接受度,为流感疫苗的推广和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的资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