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和亚硝酸盐是水族箱和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污染物。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去除。在去除过程中,硝化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氨氧化细菌可以将氨转化为毒性较小的亚硝酸盐,然后由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由于硝化细菌具有严格自养、生长缓慢、对环境因子变化敏感等特性,使其在与异养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极易被系统淘汰,造成水族箱和养殖系统中硝化菌群十分贫乏。因此,硝化细菌制剂的研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对自制海水和淡水硝化细菌制剂的理化性质、海水硝化细菌对海参养殖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以及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分别测定淡水和海水硝化细菌制剂的Mlss、Mlvss、粒径分布、Zeta电位、TKN和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发现二者在理化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2.对低温保存后的硝化细菌制剂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低温保存后,制剂活性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活性下降的程度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增长而加强。与海水制剂相比,低温保存对于淡水制剂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3.对海参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经过51天的实验,投加制剂的实验组水质明显好于未加制剂的对照组,海参成活率也较高,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制剂对于海参养殖系统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4.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的建立作用进行研究,经过43天的实验,投加制剂的实验组硝化功能建立时间为15d,对照组则为43d,结果表明,加入硝化细菌制剂可以明显缩短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