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川陕物资流通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之间的物资流通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对推动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各个区域之间的商品贸易和日渐频繁的物资流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并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  北宋川陕两地经济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这是川陕物资流通的前提。北宋陕西经济遭到战争的破坏,经济衰退,由于驻有大量的军队、官员等消费性人口,物资供应上供不应求,陕西经济呈现出消费型经济的特点。四川在北宋时期,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经济基础良好,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北宋四川经济繁盛,物资充裕,体现出供给性经济的特点。川陕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两地之间在汉唐时就联系紧密。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地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交通路线和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为川陕两地物资互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川陕之间流通的物资主要有茶、盐和布帛等。政府为了补给陕西军需,获取经济利益,对川陕物资流通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主要表现形式为:官运官销、和买和入中。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对日常所需的重要物资自由贩运,也是川陕物资流通的重要方式,政府和商人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川陕贸易的发展。对于川陕社会而言,川陕物资流通的影响很大。首先,两地互通有无,促进了两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在两地之间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城市带,活跃了西北市场,补给了陕西地区军需,为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政府组织的绢马贸易,茶马贸易,也带动了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流通,因此,川陕物资流通也是联系蕃汉各族的经济纽带。然而,北宋川陕物资流通在更多时候受到政府干预,政府对重要物资实行禁榷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良性发展。同时由于官府在控制贸易中存在各种弊端,也对两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领袖之一,在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中,他是不可忽略的历史人物。但长期以来,他在我国国内的历史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国
近代教案或民教冲突频发迭起,连绵不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教案或民教冲突,从根本上来说,数量众多的教案或民教冲突主要是基督教在传教过程中与中国地方社会发生一系列碰撞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