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今后炙甘草汤治疗心率失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从随机方法、隐藏分配、盲法、有无失访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二分类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及其95%CI表示,对于连续性资料采用标准化均数差及其95%CI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各试验间的异质性检验,当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若存在异质性,则应分析异质性的来源,去除异质性。如异质性仍存在,但无临床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6个非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纳入40个类实验性研究,表明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率,并优于西医常规组。纳入44个随机、半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炙甘草汤优于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阿托品以及营养心肌药,但与延长APD药则无显著差异;炙甘草汤联合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延长APD药或营养心肌药治疗心律失常均优于单独使用其西药;炙甘草汤联合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优于钠通道阻滞剂和阿托品,但与延长APD药比较无显著差异。在心电图疗效方面,炙甘草汤与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营养心肌药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炙甘草汤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优于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炙甘草汤联合延长APD药与单独使用延长APD药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炙甘草汤联合中药优于钠通道阻滞剂和阿托品。在改善心电图次数方面,炙甘草汤优于钠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但与阿托品比较则无显著差异。在改善心律失常QTd次数方面,炙甘草汤联合钠通道阻滞剂与单独使用钠通道阻滞剂比较无显著差异。在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总数方面,炙甘草汤联合中药优于钠通道阻滞剂。  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理与西药相似,但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希望今后有更多更为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秋海棠科Begoniaceae,全球约1500种,我国约180种。本研究整理历代文献,探讨秋海棠属植物的历史渊源。基于标本研究和侧重野外居群调查,对贵州秋海棠属
肯尼亚出产的特种风味茶有望正式打开美国市场。据悉,肯尼亚茶叶理事会正与来自美国的茶叶买家——国际茶叶进口商(ITI)商讨一项协议,以确保美国将购买特种风味茶。肯尼亚出
目的:在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形成层分生组织(Cambial meristematic cells,CMCs)和愈伤组织细胞(dedifferentiated plant cells,DDCs)体系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首次对两种细胞做了转录组测序,发现CMCs和DDCs中很多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CMCs中合成桂皮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和对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