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中国证券市场经过15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二是转化经营体制,推进国企改革;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股市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如: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存在较明显的缺陷、国有股全流通、一股独大问题、上市公司质量差强人意以及上市公司恶意圈钱、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的缺乏等问题,必然在结构性调整过程中给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带来难以磨灭的阵痛。值得深思的是,在以基金、证券公司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早已开始探讨价值投资中估值问题的同时,众多普通投资者却仍徘徊在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疑惑当中。
本文论述的目的在于揭示价值投资策略深层含义同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去检验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中的可行性,对其内在原因试图通过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理论和模型来进行解释。并针对广大普通投资者,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投资理念和简明实用的运用方法,以期引导投资者能理性投资。本文将以格雷厄姆提出的价值投资理念为主线,按照以下步骤展开论述:首先简要了介绍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类型,及其相关解释理论。第二,对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可行性进行理论上的剖析,从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中所遭遇的困境出发,来分析和探讨价值投资是否是适合于中国股市的。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价值型股票投资策略是否可以在中国股市中得到超额回报,即检验价值投资策略是否可行性的。同时也就中国股市中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和对价值投资的两种理论解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第四,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试图从理论和模型两个方向去解释和说明过度反应现象,以期揭示价值投资为何可以在市场中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文章的最后,在总结了行为金融学模型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了几种基于行为金融学有效的投资方法,希望能引导投资者走上一条理性的投资之路。并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