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语文教学的成功、语文教学的遗憾、语文教学的发展均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求得踪迹。语文教师的理想,语文教师的才情,语文教师的快乐和痛苦,也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找到影子。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可谓轰轰烈烈,几乎没有哪门学科的教学改革比得上语文教改如火如荼。在这期间,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教学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语文教师表示越来越不会教语文课,不知该教什么。究其根源是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困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易生产性特点。如对某篇阅读,语文教材编撰者、一线的语文教师甚至学生们,都可能在阅读中萌生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权威的阐释也会因时代、因人而有所不同。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以及小学语文日常课堂听课来看,不少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即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如在对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厘定不清,认为阅读教学内容就是语文教材,教语文就是教教材、阅读教学内容出现高段低教;教师有意识到学情的重要性,而在教学实践时又未真正落到实处等现象。在选取完阅读教学内容后,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存在着任意性。由于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模糊认识,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的处理随机性很大,在实践中往往有局限或出现失误。所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很有必要的。“恰当并充实”是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总要求,其必是合乎学生接受水平、达到学习目标和容量适当的内容。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具体而动态的,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内容设计时不断转化自身角色:立足于特殊的读者角度上,语文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立足教学者角度上,教师应高屋建瓴揽全局,细化课标;吹尽黄沙始见金,要用好教材;脚踏实地落实处,通过多途径了解学情;起承转合有法度,有序组织。立足研究者角度上,教师应及时教学反思,养成勤做教学笔记的习惯。通过角色的变化,来不断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