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表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是美丽的,体现我国现阶段正不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研究目的是建立京津冀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深度地分析挖掘。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从而有目标、有侧重点地进行京津冀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中的关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统计及频次分析,再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模型,从而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其次,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并对其进行组合赋权,继而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得分,同时引入协调度函数对模型中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度进行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京津冀三省市2010-2015年间生态文明状态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就综合评价结果而言,北京一直排在首位,处于最高水平;天津较次之则一直排在第二位,但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河北则处于最低水平,且与京津两地差距非常之大。就各子系统评价结果而言,生态胁迫子系统:天津市的生态压力最小且最平稳,北京也较为平稳但较天津得分低,京津的平均水平分别是河北的3.6倍、4.5倍之多。生态健康子系统:北京的生态系统健康度最高,天津排名第二并处于稳中上升的状态,河北省则排名第三,波动最大,并呈阶梯状下降。生态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北京一直保持平稳状态,各年变化不大,天津排名第二,但与北京的差距较大,河北第三,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就协调度分析而言,北京协调度相对较高,也较为稳定,并无较大的起伏变动。河北省的得分跨度较大,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更是一度超越北京并位居第一位。天津考察期内一直处于三省中的最低水平。就差异性分析而言,2010-2015年间京津冀三省市之间的生态文明发展是趋同的,上述研究结果与国家政策是相吻合,即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见自2013年以来三省市在生态文明方面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发展在逐步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