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水力冲填筑坝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是我国火电厂、水泥厂等以煤作为染料、燃烧产生的废弃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排放粉煤灰最多的国家。粉煤灰的大量排放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火力发电厂为此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设灰场,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且排放的粉煤灰还污染空气和环境,占用大量耕地。因此如何处理闲置的粉煤灰,化废为利,是我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利用粉煤灰进行水力冲填筑坝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探讨。粉煤灰的特性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前提。本文首先从粉煤灰的形成和排放方式出发,阐明了粉煤灰的颗粒形态、细度比重、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火山灰性等特性,指出了粉煤灰作为筑坝材料与土的特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的不同造成了性质的差异性。同时对胜利发电厂沉积的粉煤灰进行了室内试验,测定了粉煤灰的颗粒组成、渗透系数、强度指标和固结特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渗透性属于中等透水性,强度指标中的摩擦角较大,固结速度较快,适合作为水力冲填坝的筑坝材料。合理的冲填厚度是水力冲填粉煤灰筑坝的关键因素。本文模拟施工现场的具体工况,进行了室内模拟冲填试验。分别进行了两组灰样的双向排水和单向排水模拟试验,双向排水模拟试验分别进行了冲填层厚度为20cm、30cm、40cm的情况。分析指出:同一试验方法下,冲填厚度越小,振密后的压实度越大,冲填质量越好;振动加密后的压实度要比人工踩扰后的压实度要高,平均提高4.5%的压实度;在确保冲填坝体质量、节约工期的角度下,提出在双向排水情况下,冲填厚度可采用40cm。本文同时还对胜利发电厂子坝加高水力冲填粉煤灰坝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冲填粉煤灰加高子坝过程中坝体压实度、坝体沉降、坝基变形、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坝体中水平压力和垂直压力观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坝基挤出变形近似为零,孔隙水压力消散很快,日沉降变形量不到2mm。分析指出运用粉煤灰进行水力冲填筑坝的坝体是安全可靠的,是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的施工筑坝方式。本文最后对在粉煤灰水力冲填筑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指出在施工工艺上,应边冲填边进行护坡工作,而不是全部冲填完毕后再进行护坡,对今后运用水力冲填粉煤灰方法施工提出了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重大岩体工程相继发生失稳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然而,现有的数值方法却不能够很好地模拟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考虑岩石
目前,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的研究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抗震性能方面.节点的设计主要根据桁架模型、斜压杆模型、拉压杆模型等偏于安全的下限设计方法.我国框架
该文是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情况下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扭性能.以轴压比和相对偏心距为参数,对14根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高强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构件在单调
碳纤维布作为加固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其对各种结构进行加固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国内外对碳纤维布加固抗扭的研究很少,对碳纤维布加固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的研究还未见论文发
颤振是一种重要的空气动力失稳现象,是大跨度尤其是超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大跨度桥梁颤振分析理论和方法的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理论
本文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及我国城市住区开发提高生态水准的紧迫性,分析了进行住区生态属性研究和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首次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剖析了住区生态
建筑物由于设计使用不当、施工或材料质量低劣、用途变更等原因需要补强加固时,传统的针对结构危险路径、损伤部位或薄弱单元进行加固的做法忽视了加固经济性与体系可靠性。
越来越多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屋面采用玻璃材料或透光性较好的膜材等,同时一些大跨度空间结构布置有室外大型构件,太阳辐射作用对于这些结构温度场的影响不可忽视。对于有吊顶的
免拆模板及其剪力墙体系是一种节能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它的提出旨在找到一种替代传统的砖混结构的建筑体系。本文通过2个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了这种体系墙片单元
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超高层建筑以其独特优势得到高速发展,但同时也碰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由于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会导致电梯门开闭故障、电梯井啸叫、内门开闭费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