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退耕还林监测中的应用——以辽宁省康平县小城子乡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建设成效如何,质量是否达标,是退耕还林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应用ERDAS遥感软件对SPOT5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解释、图像监督分类,通过SPOT5图像获取林地面积,得出分类精度,找到一种监测退耕还林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辽宁省康平县小城子乡进行实地应用,分类精度的kappa系数分别为76%和85%,分类精度较高,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监测退耕还林。 利用SPOT5图像,能够快速有效的对退耕还林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作为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动态监测与数据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 ERDAS软件的精度评价分析模块对SPOT5图像监督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得出各个地类的分类精度。 借助研究区的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图和遥感图像,小城子乡2003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遥感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3.12%和90.02%,可以用于检测退耕还林面积的完成情况。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退耕还林,一方面能节约大量人力,另一方面能最大程度避免人情对退耕还林检查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梨为蔷薇科梨属作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即可获得高产。加之梨树寿命长,经济使用年限久,许多果农通过栽植梨树来增加收入。由此梨园的连续高产增收
本文重点对银杏外种皮中抑制农业害虫的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优质高产的银杏外种皮用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物理、
红椿(Toona ciliata)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是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珍贵人工林的主要树种,而红椿种苗的生产是保障红椿人工林稳步发展的基础。为了探索红椿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解
近些年来,由于大气CO2浓度迅速上升而引起的全球变暖,继而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在当今倍受关注。使不少的研究集中在森林对全球碳循环和平衡作用方面,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
学位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的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林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技术日趋成熟,解决林业信息的庞大数据及其数据
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小流域内的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应用软件分析了流域内防护林空间格局,对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如今降水格局的变化已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降水格局的转变,从而改变并继续改变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同时也影响植物生理代谢过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