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教学相关过程中,要不断地判断与分析教学情境、思考与选择教学行为,因而教师教学思维的方式与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效果。教学计划决策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在确立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过程与环节、设置教学评价等活动时的决策思维活动。它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思维与决策研究、教师个人理论与信念研究共同构成教师思维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D校6位数学与统计学院即将毕业的2016级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时,他们均已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以及两个月连续、系统的教育实习并签约教师工作,符合本研究对新手教师的要求。研究要求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内针对给定的教材内容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其间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笔者将对整个过程进行录音并在个案的自我报告结束后结合其报告内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研究其教学计划决策过程中思维的发展状况与特点。通过研究发现:1.新手教师教学计划决策缺乏目的性,通常以新课导入为起点,直接对教学流程展开设计。2.新手教师的教学计划决策以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流程为核心,教学流程是其计划决策的最终着力点。其中新课导入和新知讲解是决策的主要内容,但新手教师的导课环节缺乏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往往是对教材编写顺序的沿用。他们的教学评价意识明显,但方式单一,内容选择表现出一定的应试取向。此外,新手教师决策过程中思维不一致性表现明显,对于意识到的教学重难点,在决策时并没有做出恰切地处理予以回应。3.新手教师的计划决策过程围绕自身以及教学内容伴有形象化的思维景象。4.新手教师进行教学计划决策时主要以课程文本、学情为依据,来自互联网、实习指导教师的经验以及旁观学艺的经历也会对其决策产生一定影响。但新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表现出技术性取向,对课程文本的理解也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不能准确把握问题本质。5.新手教师的决策过程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共性体现在教材内容取向的循环决策过程,他们通常从一个一般性想法出发进而不断细化,形成可供操作的行动方案;而根据具体决策路径的不同,可被进一步划分为综合计划者和增量计划者。6.新手教师的教学计划决策通常十分细致,“脚本”性质的教学计划决策能为新手教师提供相当的安全感。7.新手教师对自身的教师身份有着强烈的感知,在教师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之中,他们对知识传递者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服务于自身的教学计划决策努力扮演好这一职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