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李沧东的出发与归宿——李沧东电影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沧东作为当前最有国际影响力的韩国导演,迄今虽然只执导了《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5部电影,却为他在国际电影节和韩国本土赢得众多荣誉。而目前面临的现状是李沧东导演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者也寥寥无几,更形不成研究的氛围和气候。国内关于李沧东的资料多集中于前期的“绿色三部曲”、单篇评介以及导演访谈。国内学者对李沧东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比较匮乏,且多限于具体的单个作品的简单评介。目前对该导演及其最新作品系统研究基本上属于拓荒式研究。  本文将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美学等观点来深入研究,尽可能清晰、系统地梳理出李沧东导演的创作过程;发掘其作品蕴含的深刻主题并根据风格对作品进行分类;揭示美学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导致形成这种风格的独特艺术观。将韩国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坐标轴上,从韩国本土的文化历史以及导演生活成长经历方面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导演李沧东以及他的创作之路。以李沧东卸任文化部观光部部长回归电影界为分界点,根据导演创作经历以及作品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将其作品分为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并对其个人的从政经历和其作品风格的转变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阐述。文章的第二章则重点从作品表现的人物方面来展开论述,同样是作为底层的存在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划分为贫穷者和孤独者两类人,并对人物性格中体现出的矛盾性进行重点分析。第三章从主题方面展开论述,即存在的状态或困境。文章归纳出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孤独和痛苦两个主题,并分别结合相应的作品对主题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和衍生的深层次内涵进行分析。第四章从美学特征方面分析作品特点。在电影本体语言方面,李沧东做了积极地拓展,在强调其影片故事性的同时,挖掘从镜头、光和色彩以及电影空间对人物性格的表现。
其他文献
蒙文报网联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大家自觉自愿、出于一种使命共同组成的。联盟的发展要靠大家来呵护,大家的主动参与是联盟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联盟要想活起来、产生影响,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要通过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实现这些目标,使联盟在活动中彰显作用,对全区、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力。  一.高度重视并设法应对使用蒙古语人群和范围明显下降的问题。首先要承认这个事实,并积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美术馆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人们在自身物质基础富余的同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逐渐提高。美术馆既是展示国家软实力和地域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参观
地藏菩萨造像的出现及样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藏信仰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比起地藏经典更能具体而历史性的有所体现。本文试图以文献学和图像学的方法为基础,通过解读敦煌
期刊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军旅题材影视剧为研究对象,借用叙事学观点对影视剧本身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国产影视剧叙事模式中的被隐藏、扭曲、公开的叙事对象。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期刊
流浪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态之一,流浪行为往往在社会变革期有着明显的体现。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电影也聚焦了在社会变革中所出现的流浪者。在新时期的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