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NPFF作为一种吗啡痛觉调节肽而被分离鉴定,近年来研究表明NPFF相关肽及其受体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两种不同前体(pro-NPFFA和pro-NPFFB)和两种不同G蛋白偶联受体(NPFF1和NPFF2)的神经肽家族。并且NPFF相关肽能介导多种生理活性,主要包括痛觉的调节、阿片的依赖和耐受、体温的调节、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胃肠道运动的调节、摄食和内分泌的调节等等。在本论文中,选用具有不同前体来源和不同受体选择性的NPFF和NPVF作为NPFF受体激动剂,来探讨了它们分别对离体小鼠结肠和体内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NPFF受体的潜在拮抗剂BIBP3226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在离体小鼠结肠的实验中可以发现NPFF和NPVF可以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而剂量依赖的引起小鼠远端结肠的收缩,而且其作用与胆碱能系统无关,并独立于阿片系统。体内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NPFF和NPVF能介导一系列的体内生理活性,而且NPFF的体温调节、抗吗啡镇痛和升血压等作用主要是通过NPFF受体来介导的。此外,BIBP3226在这些体内活性实验中自身没有明显的生理学作用,因此,它可以作为NPFF受体的拮抗剂来研究NPFF系统在机体内的药理学功能。已有的NPFF构效关系研究表明NPFF碳末端的RF-NH2部分是激活NPFF受体的关键位点,特别是Phe8的化学修饰能使NPFF的效能发生改变。为了进一步探讨NPFF的C末端区域的重要性,我们在NPFF的C末端四肽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系列的NPFF类似物:(1)合成了四个N末端丹酰化修饰的类似物,并通过体内体外的活性研究表明:丹酰化的假定激动剂和拮抗剂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活性,从而暗示了NPFF的C末端Phe对于决定其效能具有重要地位。此外,新合成的类似物Dansyl-GSRF-NH2可以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抗酶解的并具有荧光活性的NPFF激动剂来研究NPFF系统的药理学功能。(2)基于NPFF的C末端四肽类似物PFRFa而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类似物,其药理学检测发现第1,2位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对其心血管活性影响不大,但其C末端的Phe的苯环空间伸展方向和芳香环上电子云分布对于其心血管活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