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对非致命捕食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致命捕食风险会对动物的生理状态和行为造成间接且持续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造成非致命捕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惊飞距离(FID)通常作为测量鸟类对非致命性捕食风险耐受程度的一个指标。野生朱鹮(Nipponianippon)种群主要繁殖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低山丘陵区,自1997年起开始扩散到汉江两岸的平原地区。本研究通过测量朱鹮的惊飞距离,探究朱鹮对非致命捕食风险的应对策略。根据以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朱鹮在不同栖息地中根据不同的人为干扰采取相应的反捕食策略;(2)朱鹮对反捕食行为和觅食行为的权衡有季节性变化;(3)朱鹮根据其对人为干扰耐受性选择觅食地。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分别在原始的和新扩散的栖息地记录到繁殖期觅食朱鹮的FID共111只次,其中重复个体16只,FID的个体重复性R~0.554。其重复性高于一般行为的重复性(R平均值为0.37),说明FID是一个较稳定和可靠的指标。(2)对比不同栖息地的FID结果显示,平原栖息地觅食朱鹮的FID显著短于低山地栖息地(Mean±SE:24.86±0.82 m vs 30.08±0.89 m,F1,1-74=24.93,P<0.001)。且开阔度及海拔对朱鹮FID并没有显著影响。由此说明,朱鹮在平原栖息地中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与地形地势的差异无关。(3)朱鹮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FID存在显著差异,在繁殖期显著短于非繁殖期(F2,236=24.94,P<0.001),我们推测由于繁殖期育雏使得觅食压力增加,导致朱鹮繁殖期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较强。(4)与平原栖息地相比,在山地栖息地的觅食地距居民点的距离更远且人为活动强度较低(F1,1s8=8.62,P=0.004;F1,172=1.35,P<0.001)。对比不同时期朱鹮觅食地的差异显示,朱鹮在繁殖期的觅食地人为活动更高且更接近道路(F1,110=22.30,P<0.001;F1,174=12.36,P<0.001)。这个结果与前面FID的结果一致,表明在繁殖期和在平原栖息地的朱鹮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更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期更需密切关注并严格控制山地栖息地(低山丘陵区)的人为干扰强度,建议保护区在朱鹮繁殖期限制甚至禁止在山区巢区的生态旅游和摄影活动,在朱鹮的主要巢区和觅食地周边设置警示牌或栏杆,严格控制最近接触距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5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经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后其病情复发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丽江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
为了理解科学论文的社交媒体网络扩散情况,选取Frontiers旗下16本SCI期刊511天内发表的4286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哈罗德“5W”传播的理论指导下,从扩散的渠道、主体、内容、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8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ADV治疗组41例,以ADV联合LAM
喀斯特地貌是广西地貌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地区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广西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形势依旧很严峻,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收效甚微。地形因子是用于描述地形地貌形态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研究地形地貌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对于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以及治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地形因子的定义是明确的,但是DEM是对地形曲面的离散化表示,在DEM计算地形因子时会产生不同的算法模型和计算
目的分析腹部提压装置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3例非心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心搏骤停(CPA)患者,依据心肺复苏(CPR)时所采取的不同心脏按压
近年来在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参与的钻井或完井作业中,作业者利用处于井眼底部的XACT(声波测井技术)的扩展平台,获得来自井底的实时数据。数据所复原的井下实时图形,不仅质量清晰,
蜂蜜由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组成,很容易被人体吸收,除了单糖以外还含有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起正常功能的各种营养物质。蜂蜜除了在食品和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外.还可以作为保健品辅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学龄前儿童学习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随之产生的音乐课程、音乐玩教具也受到了家长们的追捧。而在传统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