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强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生态水处理工艺,目前普遍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有待提高、土地利用率低、长期运行易发生堵塞等问题。 本研究从生态学理论出发,以健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为思路,通过引入蚯蚓使食物链“加环”,以强化水生动物环节、控制湿地基质有效高度,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达为突破点,以增进生物协同净化效应为核心,构建了蚯蚓人工湿地,考察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赤子爱胜蚯蚓可有效提高湿地的污染物净化效果,当爱胜蚯蚓平均密度为3条/dm3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同时,爱胜蚯蚓对延缓或消除湿地的堵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试验装置的煤渣基质深度不同时,深度为30cm和40cm的装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较优,同时侧须根也较为发达,其总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比表面积分别达101.7g和612.6 m2/m3。 蚯蚓人工湿地对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21%、63.63%、68.95%、79.01%,比相同条件下的对照湿地分别高出约15%、21%、19%、16%。同时蚯蚓对改善湿地内部溶解氧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工艺在0.3m3/(m2·d)的水力负荷下稳定运行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COD、NH4+-N、TN和TP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41.02mg/L、4.59mg/L、12.58mg/L和0.44mg/L,出水水质均低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排放A标准。 从整体来看,蚯蚓人工湿地上层由于溶解氧丰富,植物根系生长密集及蚯蚓的富集作用,总细菌、硝化细菌数量高于下层,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下层较多。上层各类细菌的平均数量比对照湿地高出2~2.9倍,下层高出1.1~1.3倍。 通过湿地植物吸收、存储去除的TN量占TN去除量的11.3%。蚯蚓同化占TN去除量的4.2%。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潜流湿地脱氮的主要方式,去除的TN量占53.6%。蚯蚓湿地中植物和动物吸收不是脱氮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蚯蚓生命活动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充分微生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三者的生态协同净化作用来提高氮去除率。因此,蚯蚓人工湿地加入的水生动物环节对于总氮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蚯蚓人工湿地基建费用低廉,管理维护简便,产出的蚯蚓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一项传统的富营养化水体原位水质改善技术,由于具有直接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充分利用水面而无需占用土地、适应较宽的水深范围、造价低廉且运行管理方便的
本论文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静磁场屏蔽效能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为工程测量磁屏蔽效能提供统一的标准。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磁屏蔽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静磁场,工频磁场的屏蔽原理以及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制糖厂排放的糖蜜废水,有机污染种类多,浓度高,尤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物质,采用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处理,不但达不到排放标准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能源浪费。根据糖蜜废水可生
水泥粉磨过程是能量消耗最高的过程,而磨机的能耗和水泥成品的质量又密切相关,因此,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粉磨电耗和提高水泥质量,已是我国水泥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水泥助磨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