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内蒙古牧民进城集中定居住区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脆弱和贫困问题严重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它们通常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生态移民政策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内蒙古生态移民主要对象是自长期从事游牧放牧业的蒙古族牧民。游牧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类型,应当放在一个更为长远宏大的背景之下加以认识与评价。那么如何安置这些蒙古族牧民,对于游牧文化的存亡便至关重要。牧民进城集中定居社区因其在缓减生态压力的同时也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因此在内蒙古生态移民的进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建设时由于缺乏蒙古族牧民自身和游牧文化的尊重,安置住房多按照城市内普通商业住房规划设计,给移居牧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国内外针对内蒙古蒙古族牧民集中定居居住建筑的文化传承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游牧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因素,以及游牧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牧人们住居空间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并且分析总结了游牧文化在时代变迁不断传承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了牧民进城集中定居的原因,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各盟市牧民进城集中定居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牧民进城集中定居社区实地调研,从规划布局、户型平面、建筑造型等方面对现状定居社区进行整体性分析,并总结出现状住区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游牧文化特征、避免现状住区内的问题、参考牧民需求,探讨内蒙古牧民进城集中定居住区的优化设计策略,从蒙古族牧民集中定居住区选址与规模、总体规划布局、室外环境、住宅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和社区服务中心设计等方面入手,力图使蒙古族牧民集中定居住区内住宅功能更为合理,过度空间和交往空间更符合蒙古族牧民的传统文化和交往习惯,公共服务更为完善,环境更为优美,促进蒙古族牧民集中定居住区内物质生活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改善,游牧文化的传承。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讨论"V—V"同"VV"的差异。文章分五个部分展开:1.对"VV"的观察;2.从句法格局看"V—V"和"VV";3.从表意关系看"V—V"和"VV";4."V—V"的未然和已然;5.语值因素。本文认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是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近年来的实践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以国际上主要的货币政策框架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惊叹。而微信这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迅速成长的,随着微信用户的急剧增加,研究微信营销也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立法之不足和缺陷日渐凸显,由此反映在高校治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也暴露出来。近年来,学生诉高校案件逐渐增多,引起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