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基于丝绸材料的外观、结构、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加工以及装饰性等特点,从材料与设计关系的原理出发,分析其色彩、质感、形态构成等方面的设计表现特征。丝绸所固有的自然色彩清新淡雅,通过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制作的丝绸更是流光溢彩;在进行天然染料染色、化学染料染色加工之后所得到的丝绸人工色彩则更加清新典雅、绚丽多姿。而精练、风格整理、功能整理、丝织等加工或与其他材料组合的方法,使丝绸在其原有的朴实且生动的自然质感基础上获得了丰富的人工质感,表现出光滑细腻或凹凸有致;薄如蝉翼或轻若烟雾;质地丰厚或平整挺括;层层叠叠或斑驳复杂等多种多样的效果。也可以用蚕丝或人造丝等材料使丝绸制品呈现出点、线、面、体等形态特征,通过特殊丝织工艺加工与装饰等设计表现手法,从而将丝绸塑造为富有空间感的几何抽象形态与有机偶然的形态,使其更为灵活、生动,并表现出千丝万缕的特征;根据丝线织丝与织绸的疏密程度,将丝绸塑造成致密的膜壳结构形式与疏松的丝网结构形式,从而体现出美观、实用、丝丝入扣的特质。因此在设计丝绸材料时,将丝绸的色彩、质感、形态构成等设计表现特征进行有选择的组合,分析得出服用丝绸或装饰用丝绸适合应用于服饰品、家具、家居饰品、室内装饰等多种设计领域。丝绸具有卓越的材料属性,是一种理想的设计材料,并且在设计表现、设计应用中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运用丝绸设计表现力的理论可以使丝绸材料展现出丰富的设计表现效果、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和无穷的魅力,从而为更好地设计和使用丝绸这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