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收支测算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变化,走过不少弯路,但总体来看还是发挥了制度应有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不断完善,包括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确立、制度覆盖率不断提高、缴费和计发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趋于统一并且不断优化、制定了养老金待遇水平调整的长效机制等。但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转制成本巨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延迟退休问题、缴费比例较高而收入替代率较低等,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总结到一点,就是基金的长期财务平衡问题,即在为退休职工提供合理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基金的收支平衡,这关系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对影响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合理的假设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长期财务平衡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期望有利于该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了综合评述,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不同筹资模式下的财务平衡机理分析。养老保险制度按照筹资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三种,本章对三种筹资模式的财务平衡条件进行了分析,为后面基金财务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财务收支的测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及现行制度设计。本章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近65年来制度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对该制度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制度覆盖对象、基金的筹集、基金的投资运营、基金的发放和隐性债务等问题。
  第四章: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在前面财务平衡条件分析和前人研究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覆盖率、缴费率、收入替代率、制度赡养率、基金投资收益率等主要因素和通货膨胀、人口迁徙、财政支付等其他因素,然后按照“现状描述—作用机理(对收入或支出)—具体表现—影响结果”的思路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测算。本章首先构建了基金财务平衡模型,然后按照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设定,据此模型预测目标期间内及在现行制度、现有条件下,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状况。测算结果显示在没有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从2015年开始,当年结余不断减小,2024年首次出现收不抵支状况,前期累积基金开始被消耗,2032年累积基金被消耗完。从2015年到2050年共计35年间基金累积缺口按照3%的折现率折现到2015年为465411.33亿元,占2014年GDP的比重达到73.12%。
  第六章: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对策。本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基于长期财务平衡角度,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扩大制度覆盖率。②提高基金实际征缴率。⑧提高养老基金的统筹层次,实现全国统筹。④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⑤明确政府责任,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来源。⑥拓展基金投资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财务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部分学者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但是分析不够深入;部分学者对养老保险制度下的某一制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并没有重点分析该参数对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本文在找出所有影响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现状描述—作用机理(对收入或支出)—具体表现—影响结果”的思路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基金财务平衡的影响情况。
  对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测算要以对未来人口结构的测算为基础,前人研究所用的人口数据或是直接利用旧有的数据,或是人口模型的构建缺乏科学性,这直接影响了财务平衡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合理的参数假设,运用具有较高权威性的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对我国今后35年的人口结构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为基金长期财务平衡的测算奠定了人口数据基础。
  在科学分析基金财务平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等外部环境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设定,并带入模型,对未来35年基金的收支平衡进行了预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会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从2008年以来,延迟退休问题就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无论是政府还是各方领域的专家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我国正加快步入老龄化社会,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国情。近年来,延迟退休的话题在国内多次被提及。随着延迟退休被逐步提上议程,这已经成为我国改革退休政策、促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