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中竞争灵活多变,企业为了有效地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普遍采用了临时团队这一组织形式。他们根据任务的特点和需要,将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公司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整合起来,增强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促进绩效最大化的目标。Goodman等人最早明确提出了临时性组织的概念,他们将临时团队定义为一群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复杂任务而一起工作。之后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个概念不断完善,从团队的临时性、团队的时间控制等多种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临时团队就是为了完成临时性任务而组建的,它一般都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需要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且团队成员之间多数并不熟悉,难以快速融入团队并在成员之间形成充分的沟通与合作。临时团队灵活、动态的特点可以使组织对资源快速整合,发挥竞争优势,但同时这也给临时团队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临时团队运行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核心问题就是及时、有效地完成团队目标,但现实中很多临时团队却无法达成,这就给我们提出了疑问,到底临时团队绩效的及时达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回顾已有研究,我们将目光放在了临时团队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上。在群体的目标导向行为中,团队会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行为,包括临时计划、临时提醒和临时自反性,促使团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获取团队层面的最优效率和效益,最终能够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绩效目标。此外,我们发现临时团队的自我调节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受到临时共识的中介作用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建立了一个中介作用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对临时团队进行了调研,探索以往研究中忽略的几个假设关系,得到了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证明了临时共识在临时计划、临时自反性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但临时提醒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受临时共识的中介。因此,临时团队应加强与时间相关的计划和回顾自反性活动,使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时间认知,才能使团队更为有效及时地达成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