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yly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考纲要求的必考点,要求学生要能透过现象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并用化学语言准确表达。三重表征思维模式的形成则有助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因此,笔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开展实践研究,力求找到培养学生良好化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在对“三重表征”和“离子反应”等有关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应用三重表征教学策略对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展开分析,并应用设计进具体的实践研究。为了证明教学设计的效果,笔者设计了前测和后测,对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学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进而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正文在结构上由八个章节组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第一部分,阐述笔者选题的原因。从离子反应相关概念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学习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和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对提升“离子反应”的学习效果有重要价值三个角度阐述了离子反应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从教学设计理念的比较、教学目标的比较、教学设计思路的比较等方面对“离子反应”教学设计进行了综述;从三重表征理论的研究状况、三重表征教学设计的研究状况,对三重表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研究目的与任务。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建构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思路,并完成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任务为通过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宏观--微观--符号”的转换能力等。第四部分,着重探讨论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支撑。主要探讨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基于三重表征的化学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并进一步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三重表征”。第五部分,“离子反应”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包括课标和教科书中的内容分析、知识价值分析、三重表征分析三个部分,重点阐述了“离子反应”三重表征的具体体现:宏观表征体现、微观表征体现、符号表征体现等。第六部分,“离子反应”的学情分析。笔者通过设计、处理和分析问卷来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支撑。第七部分,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阐述了笔者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设计实施,并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教学设计实施的结果,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第八部分,问题和展望。着重探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实施基于三重表征的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分析了三重表征对于开展离子反应教学活动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三重表征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
其他文献
一、本罪中的“经理”包括哪些人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其中的“经理”包括哪些人呢?笔者认为,从立法原意来看,本罪中的经理应当
报纸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充质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多发于2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80%以上发生于右心房,66%~89%的患者发现时已有广泛转移,主要转移部位为纵
采用类Fenton氧化—好氧移动床生物膜(MBBR)法处理难降解抗生素发酵废水,探讨了H2O2和草酸投加量对类Fenton氧化工艺以及HRT和曝气量对好氧MBBR反应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的长治久安提供社会条件。不同的法律有其不同的特点,也有其不同的主管领域。经济法的存在就是为了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加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生
近年来,由于疾病、污染、海洋温度上升以及人类的过度利用,珊瑚礁正面临着致命的毁灭。为了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迫切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珊瑚礁生存的主要因素。数据挖掘
应用Q矢量理论对1998年广西6月16 ̄26日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共分析了11个时次的850hPaQ矢量散度、锋生函数等诊断场,揭示了广西“98.6”连续性暴雨期间Q矢量散度场和锋生函数场的分布特征,以及与中
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尤其好发于50-65岁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病史,动态卒中样起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征象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