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与地方税收努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分权的竞争体制为中国地方政府提供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激励和政策实施操作空间,不过,这一“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架构在取得基础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地方政府间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对中国这样疆域广博、地区发展悬殊的大国,采取纵向“分权激励型”财政管理体制是现实的必然选择,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协调、对接和耦合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枢纽,也应是规范并疏导地方政府开展良性税收竞争的有效手段。从转移支付视角探索政府间财政关系优化、激励并引导地方矫正其非合意税收竞争,进而提升地方自主财政能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稳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意义重大。从长远来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提升地方财力则必然涉及地方税制结构和体系的重大调整,因此,就这一层面而言,本文探究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背景下地区间税收努力及其与地方财力构建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深化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健全财力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领域既定改革目标,同样意义深远。  本文立足政府间财政关系优化视角,首先从发展角度探讨转移支付与地区公共品提供、均衡财力增长之间的内生联动机制。然后,以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财力变迁为背景切入,考察分成契约激励和预算收支约束对地方税收努力的影响特征,并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进一步再现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下地区政府的征税行为特征及其策略博弈的作用效应。最后,从竞争视角,对转移支付影响地方税基培育、税源增长的基本特征给予了初步探索。通过对转移支付调节地区财力、政府征税、地方税源建设等多维层面的综合考察,对分权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实施调节地区均等化的成效、影响地方税收努力的效果以及地方政府对此而实施的差异化策略应对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阐明研究背景,明了研究目的,对有关转移支付与地方税收努力层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总结,对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数据来源及可能的创新,给予具体的解释和说明。第二章,转移支付、公共品供给与财力均等化。列述分权体制下我国各地区在自主财政能力、公共品提供方面差距悬殊的现实,引出转移支付机制调节地区财力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联动作用的讨论,然后实证考察转移支付对促进公共品供给及调节地区间财力均衡增长的效果特征。第三章,分税制、财政压力与地方税收竞争。首先对中央与地方财力格局的变迁给予描述,然后在预算支出最大化理论模型基础上,从分成契约、收支约束等视角对地方政府征税动机选择的影响作用给予经验考察。第四章,转移支付与地区征税努力:理论分析。通过梳理转移支付的制度沿革,分析央地政府就转移支付分配过程中的不同策略,在一个异质性地区设定、考虑官员晋升及转移支付分配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再现转移支付作用地区最优税收决策的影响机理。第五章,转移支付与地区征税努力:实证分析。承接理论分析逻辑,在其基础上切入对地区间税收竞争的考察。分析过程中,除加入分地域政府税收决策的考量之外,也同时区分转移支付结构类型的估计,从而对省际政府征税努力博弈的特征给予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第六章,转移支付与地区税源增长。本章在一个资本流动性竞争模型框架内,对转移支付与异质性地区潜在税源增长竞争的特征进行详细考察,并通过经验分析对理论命题给予必要的解释验证。第七章,结论与研究展望。对全文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总结,结合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现状,提出优化转移支付实施、规范地方税收努力竞争行为的建议举措,并对后续研究给予展望。  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有:(1)纵向转移支付实施对促进地区财力均等化有一定效果,但制度实践的现实效果不尽明显,预示目前关于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执行尚有待完善,公共品供给与地方财力增长之间可能存在内生关联。转移支付有助于引导地方增加对民生性质的公共品投入,进一步提升并规范转移支付对软公共品供给的执行效率,是引导欠发达地区实现内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蕴含。(2)分税制实施在改变中央与地方财力格局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地方面临的预算收支压力。利用随机边界SFA技术估计得到的各地征税努力指标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力度偏低,当局对法定税基的利用程度远远不足。政府的征税动机受预算收支制约,与税收分成契约存在正向激励。在低效率税收努力竞争的背后,是地区间关于“为增长而竞争”协调非均衡的结果。(3)在转移支付背景下,地方政府针对税收筹集努力的决策存在策略博弈。理论模型预示,转移支付对地区税收征收激励的效果不尽成功,对提升地方政府征税积极性无效率,无效率的根源则源自地区间“gdp晋升锦标赛”导致的税收竞次。关于地方征税积极性的提升,首先应源自内部分成契约设计的激励有效,而不仅是来自财力再分配和外部约束的调整。(4)经验估计的结果能够印证理论分析预测:转移支付对受援地区的征税动机存在抑制,并且地区的税收决策过程还体现出显著的策略外溢效应。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给予地方提升征税努力的直接动力。地方官员关于辖区居民福利改进的“标尺效应”对竞争性地区提升税收征收能动性有额外激励。改进转移支付实施效率,须从其实施制度规则切入,以重构对地区征税努力的“激励约束兼容”机制为目标,切实有效提高地区税收征管的软、硬件配套环境。(5)转移支付通过影响要素禀赋配置间接影响税源增长。我国异质性地区之间的税源增长,不具备开展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及发展要件。通过均衡性支付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初始禀赋较差、内生发展能力较弱地区的对接性援助,使其避免陷入发展断层与经济(税源)增长的恶性循环,并矫正税源增长的地区非均衡特征。  在制度完善层面,本文的研究意味着,中央政府在寄希望于通过转移支付实施,以协调并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乃至逐步统筹区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正确激励、激发地方政府进行良性的、规范的、兼顾效率公平的税收竞争,并使这一转变纳入区域之间经济整合的自适应过程,应成为当前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在政策操作层面,本文的分析结果预示,要最大程度地矫正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扭曲,促使其实现向“趋好的竞争”转变,则需要尽力减少或消除影响地区之间开展良性税收竞争的经济障碍和制度因素。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应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尤其要加快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统一要素市场的建设,增强“Tiebut式”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效率;同时,应注重政治架构的激励机制完善,着力调整、优化对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重塑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治理模式;除此之外,针对地方预算收支失衡的非合意格局,还需进一步界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收支权限及责任安排,实行更趋合理的地区间财政再平衡政策。在确保政策持续性的基础上改进制度实施的调控方式和手段,对于规范地方财政行为、调节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转意义重大。在制度执行和政策逐步落实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如果能够适时、适度对转移支付体系(包括设计、调整、执行和监督)本身加以优化,将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致力于本地发展的财政行为与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的追求趋于一致。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新闻网站发展不过20余年,其中,商业新闻网站稍早些,党报网站紧随其后。党报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壮大,经历了网络媒体起、兴、承、转过程。这个发展历程,使党报网
几十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高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这一过程是否成功不仅依赖于高新技术成果本身的市场价值,而且依赖于客
现代产权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早在1937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Haryy Coase)就在伦敦经济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厂商的性质》的论文,提出了"交易费用"学说,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1980年之后,服务贸易开始在全球贸易领域中崭露头角。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交流,中俄两国已经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两国的服务贸易在过去的十年间,各自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文中讨论了在IP网络中支持QoS路径时优化网络资源的模糊方法,对QoS路径选择中出现的多目标路径费用函数进行了合理的描述.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路径中的带宽、时延和路径条数,从初选出来的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安徽省等地实施费改税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在规范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和县级政府收费行为的同时,如何保证贯彻实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针对这个问题该文首先从规范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