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保护制度应运而生。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核心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近几年,理论界围绕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问题争论不休,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往往因被控侵权方“无过错”的抗辩而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把过错原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认了它作为民法中侵权行为一般归责原则的法律地位。我国几部知识产权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了列举,但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由于几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当事人关于过错的抗辩态度不一,形成一定程度的司法不统一。一方面损害了法制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导致了实质的不公平,侵蚀了法律的正义性基石。正确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关键是掌握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笔者从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上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作了初步探讨,试图全面分析和认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问题,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归责体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归责原则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归责原则的含义和意义开始,分析了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指所有的民事责任而不仅限于损害赔偿责任。最后就我国法律中规定的归责原则的体系和各个具体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解析。文章第二部分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和TRIPS协议中有关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本章又从纵向比较了我国知识产权法最近一次修改前后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和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文章第三部分论述我国知识产权归责原则的定位。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过错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为切入点,分析了依过错责任原则认定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对我国理论界中学者们对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主要理论及其分歧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对停止侵权等排除性责任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推出排除性责任的承担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从而完成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中引入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理分析。文章第四部分从对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立法和司法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认为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法律应明确规定与归责原则无关,从而避免产生对归责原则适用范围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认定的错误认识。第二,认为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对排除类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但应当有例外规定。第三,认为对损害赔偿类责任主要适用特殊形式的过错责任原则即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本文以侵害知识产权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法规,探索我国法律解决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合理答案,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以有利于对知识产权所有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