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效益评价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是为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或设计的原因,工程的类型及标准会有不同,产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可以反映各单方面的效益,而且还可以反映其综合的效益,其评价的结果可为定州市其他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意义。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定州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项目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得出以下结果:  (1)对东亭镇和邢邑镇项目区的各单项指标的分析,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中经济效益中单位面积投资、农民人均新增农业年纯收入均邢邑镇更好,分别为7.02、9.75分;社会效益中新增耕地率邢邑镇也高于东亭镇项目区,分值为4.68分;生态效益中多样性指数、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率分值也均为邢邑镇高,分值分别为1.30、3.72分。  (2)通过各项效益之间的对比,东亭镇项目区经济效益(A1)的效益值为38.98分,占总分值的51.00%;社会效益(A2)的综合效益值为24.54分,占总分值的32.11%;;生态效益(A3)的综合效益值为12.91分;邢邑镇项目区的经济效益(A1)的效益值为43.52分,占总分值的51.16%;社会效益(A2)的综合效益值为26.32分,占总分值的30.94%;生态效益(A3)的综合效益值为15.23分,占总分值的17.90%。效益指标分值占比大小均表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东亭镇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值为76.43分,评价等级为良;邢邑镇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值为85.07分,评价等级为优;邢邑镇建设项目中的经济效益值、社会效益值、生态效益值、综合效益值分别为43.52、26.32、15.23和85.07均高于东亭镇建设项目,因此邢邑镇建设项目取得的效益更好。  综合上述,本文在通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进行了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科学。因此在今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中可对其进行借鉴,从而使项目区的建设提供更加合理与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经验与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的粮油作物中大豆的份额所占比重极大,重要性显著,但目前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缺日渐萎缩而且其种植效益也较低下,大豆的产量及其品质受到严重威胁,我国又是世界上稀土资源丰富的大国,因此探讨稀土对大豆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大豆黑河43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在苗期和初荚期(各喷施一次)、盛花期和初荚期(各喷施一次)、鼓粒期、初花期和鼓粒期(各喷施一次)喷施100、200、300、400、50
空间现象和规律只有在一定的尺度下才会出现,经过合理的尺度抽象的空间信息更加具有利用价值。多尺度地理信息系统与单一尺度的地理信息系统相比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数字高程
氯是高等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营养功能。以往的研究不少都是从盐胁迫条件下高浓度Na+与Cl-对K+吸收的共同作用方面着手的,而较少去探究Cl-本身的营养生理作用。在此背景下,通过本文,旨在探讨Cl-对水稻幼苗K+跨膜转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为研究Cl-的植物营养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扬稻6号和淮稻10号两个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l-对水稻幼苗生长、根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