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群体为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农民工市场具有低端性、市场供给量大、地区流动性强、在建筑业分布较多等特点,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然而,近年广东等一些省份的相关行业农民工就业水平却显著下降,许多人因此归咎于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尤其是最低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减少了对农民工的需求。从国外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经验看,上述看法是有根据的。不过,究竟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是否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尚需实证结果检验。为此,遵照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农民工市场的特点与最低工资不断提升的实际,利用六省市的面板数据,引入农民工的机会成本:农业性收入变量,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建筑业中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有负面影响,从而验证了失业效应模型。原因可能是中国建筑业中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水平高于或逼近于当期均衡工资水平。此外,劳动成本的上升所引起的资本对劳动对替代也使最低工资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