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以六省(市)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群体为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农民工市场具有低端性、市场供给量大、地区流动性强、在建筑业分布较多等特点,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然而,近年广东等一些省份的相关行业农民工就业水平却显著下降,许多人因此归咎于对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尤其是最低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减少了对农民工的需求。从国外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经验看,上述看法是有根据的。不过,究竟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是否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尚需实证结果检验。为此,遵照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农民工市场的特点与最低工资不断提升的实际,利用六省市的面板数据,引入农民工的机会成本:农业性收入变量,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建筑业中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有负面影响,从而验证了失业效应模型。原因可能是中国建筑业中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水平高于或逼近于当期均衡工资水平。此外,劳动成本的上升所引起的资本对劳动对替代也使最低工资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6日的中央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减少无效产能,提高有效产能,清除“僵尸企业”所占用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制造业、煤炭、钢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分析框架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外资集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