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时候,就标志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来临了。各级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渐扩大,旧城区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在各个方面的需要,于是新城区应运而生。在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同质化,千城一面,千园一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新城区建设时充分考虑快速城市化出现的问题,选取合理的空间载体和手段,在借鉴国外新城区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结合本地基础探索适合本国本地的方法。乡土景观来源于乡村的自然环境与生活,与当地的地域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表着地方精神与特定的文化意义,能有效解决景观地域特色缺失,设计脱离自然,人文与归属感的匮乏等问题,对于新城区公园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新城区景观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城区公园在发展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创新性的将符号化元素与乡土景观相结合,介绍了符号、乡土元素与文化情感的关系,强调了乡土景观元素的符号化应用在地域文脉的延续上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乡土景观与符号的概念与演变,并解析了如何从自然,人文环境,技术和材料等方面入手提取乡土景观元素,结合符号化的方式映射到新城区公园的景观建设当中。通过对纽约泪珠公园、美国圣路易斯城市中心公园、中国张家港小城河改造"谷渎港"地块和都江堰广场这几个国内外的知名的景观场地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一些较为新颖的,并在实践中获得好评的景观设计手法,为乡土景观在新城区公园的符号化运用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最后,以苏北响水县东鸣湖景观规划为实例,通过在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乡土传统元素的符号的创作,以期为新城区乡土景观的符号提取与应用方式提供了参考模式,使现代园林景观建设能真正的回归自然,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