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醇胺对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其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极好的铸造型、较高的导热性等优点,是当今现代工业产品应用增长速度最快的金属材料。但是镁合金耐蚀性较差,在许多介质中极易受到腐蚀,制约了其进一步广泛应用。因此,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为目的的表面腐蚀防护研究显得至关重要。缓蚀剂是抑制金属腐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此外,表面涂层能对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而且一定的装饰和美化作用。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缓蚀剂和表面涂层两大防腐技术,并利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表面分析、理论研究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三乙醇胺缓蚀剂及其复合涂层对AZ91D镁合金在3.5 wt.%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为此,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三乙醇胺(TEA)作为混合型缓蚀剂可以有效减缓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三乙醇胺在镁合金表面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且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增的过程。加入三乙醇胺后,镁合金的微分电容曲线出现电位平台,零电荷电位正移。随着阳极极化增大,三乙醇胺在镁合金表面覆盖度下降,产生阳极脱附现象。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三乙醇胺通过N,O等杂原子吸附于镁合金表面,从而减弱镁合金的腐蚀。其次,三乙醇胺分别与硅酸钠(SS)、葡萄糖(GLC)复配,结果表明两种复配缓蚀剂均可以有效减缓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显示出良好的协同缓蚀效应。当3 ml/L三乙醇胺和7 g/L硅酸钠复配时缓蚀效果最佳,缓蚀效率可达95.66%;另外,当3 ml/L三乙醇胺与500 mg/L葡萄糖复配时缓蚀效果最佳,缓蚀效率达95.52%。从SEM、XPS测试表明,TEA/SS复配缓蚀剂和TEA/GLC复配缓蚀剂均可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缓蚀膜层从而抑制镁合金在3.5 wt.%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此外,采用电沉积法在镁合金上制备三乙醇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结果表明,三乙醇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起到了良好的屏障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侵蚀性离子进入基体表面,抑制腐蚀反应,而且复合涂层的表观缺陷较少,对镁合金起到了防腐蚀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大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高校建筑逐渐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教育职责。然而大学教育实践的场所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楼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运动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其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完成平板运动试验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传统Meta分析和基于贝叶斯(Bayesian)方法的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围手术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与围手术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薏苡仁中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