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微波辐射对天然植物胶粉F691进行羧甲基化改性为CC-Na,以提高其水溶性,然后再反相乳液体系中与丙烯酰胺进行乳液聚合成CC-Na-g-PAM,最后将产品应用于废报纸脱墨浆中作增强剂。结果表明改性产品对ONP脱墨浆有较好的增强作用。通过微波辐射研究天然植物胶粉F691的羧甲基化改性,以提高其水溶性。考察了影响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主要因素,如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时间等。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中接枝了羧甲基基团。在原料3g的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氯乙酸用量1.0g,氢氧化钠1.4 g,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50 min,此时产物的阴离子浓度可以达到3.523 mmol/g。还发现碱化和醚化阶段均采用微波辐射技术有利于提高产物取代度,此时阴离子浓度可以达到3.817 mmol/g。在研究含有固相羧甲基化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的稳定性中,乳液制备以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和羧甲基化植物胶粉为水相,考察乳化剂HLB值、乳化剂浓度、水相比、植物胶粉含量、pH值、温度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羧甲基化植物胶粉CC-Na的存在对反相乳液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很大,在胶粉用量不大的情况下,乳液体系温度和pH值影响较小,而最佳的稳定条件为:HLB为7.36,乳化剂浓度为0.045g/mL油相,水相比小于60%,温度低于60℃。聚合反应是以Ce4+-K2S2O8催化体系来引发CC-Na植物胶粉和AM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高分子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时间、单体与胶粉质量比、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能分别达到97.7%、576.2%和98.2%。FTIR表征单体已经成功接枝到胶粉骨架,且对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接枝率为452.0时,数均分子量达到最大值5.802×105;热重分析表明,接枝后的产物热稳定性下降。对植物胶粉接枝共聚物(CC-Na-g-PAM)在纸浆中的增强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聚合物的接枝率、聚合物用量等对废报纸脱墨浆所抄造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C-Na-g-PAM对纸浆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优于生产所用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对于废报脱墨纸浆的最佳增强条件为:聚合物接枝率为452.0%,聚合物用量1.0%,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可以分别提高30.30%、16.69%和28.12%。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意识也得到不断加强,对人性美的追求也愈加强烈。人性美其实是对人性中的真善美特
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火热了电视荧屏,以强劲的时代感和现实性给受众带来全新的青春体验,作品的巨大成功得益于赵宝刚对叙事母题的准确把握,观照主流意识形态,迎合大众审美期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气候曾发生多次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掘、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
<正> 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为什么能流传千余年,经久不衰,而且愈来愈显出其光华,这是因为它有形成和发展的优越条件。除了苏绣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还与产地苏州有着不
油田生产中,为了不使管路中原油凝结,保持一定的温度,利用加热炉实现原油正常输送,目前现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式加热炉,一种是间接式加热炉。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每
<正>一、大纵湖概况大纵湖位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融的苏北里下河水乡,地处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和兴化市中堡镇境内,又名大湖、太湖,原由古泻湖演变而来,距今已有800多年
环己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经济制法是由苯不完全加氢的一步合成法。该法以钌催化剂为最有效,针对目前钌催化剂的研究情况,研制新的催化剂和开发具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企业发展中逐渐的改善了企业经营的主要范围,并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的销售和传统购物的认识,这都大大地促进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B2C
<正>【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中图版·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二节"台湾省"。【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
目的:对6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四唑盐显色(MTT)方法。结果:显示6种不同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均有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