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一线员工“揽·育·留”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把握这前所未有的成长契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逐渐成长为全球制造之都,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类似S公司这样劳动密集型企业,依赖为品牌产品“代工”而成长起来,逐渐在产品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的一环。2012年,S公司承接代工某品牌产品时,一线员工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产能的提升,已成为影响产品交期的瓶颈。本文着手对一线员工短缺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尝试能找出一套可执行的解决方法。经过对S公司目前一线加工人力短缺的问题分析得知,“人口红利”优势的消退、教育体制中“授知”大于“授技”观念的影响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干预都是导致一线员工短缺的根本原因,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大量劳动力的回迁返乡发展,更是给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代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代工企业内部对一线员工的留用不力,离职率居高不下亦是导致一线员工短缺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至此本文提出要突破一线技术加工人力短缺难题,需从导致企业一线员工短缺的“流入”和“流出”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控制,建立了S公司一线员工的“揽·育·留”管理系统。在一线员工“流入”环节,S公司通过对“揽”才系统进行优化,从人力招募流程、原则、渠道、面试官等方面加以改善优化,使一线员工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入,并提升一线员工的品质;在“流出”环节,我们主要对公司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加以控制,分别从“育”才、“留”才系统进行改善优化,通过为新人入职通用知识培训与上岗技能培训环节让员工进一步了解公司各项政策、企业文化,并提升了自我技能;通过试用期、考核期甄选合格员工,再分别通过培训激励的学历教育制度激励留才,让一线员工在工作之余也可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已的学历;为员工个人事业发展提供空间与平台,让员工个人找到适合自我的成长发展方向;通过打造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企业文化提升一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员工更快的融入公司;为员工提供极具诱惑力的福利,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激励员工持续为企业服务;在员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企业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分配制度,并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发挥更大价值。通过各式留才制度的激励,以加强企业“留才”措施实施,从而降低公司一线员工离职率,实现员工“流出”控制。最后,本文对类似s公司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指出了下一步将要研究的方向。通过提升企业自身自动化水平,使加工制造达成“效率化、自动化、少人化”,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一线加工人力短缺的问题。
其他文献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分为三种方式: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广东5省市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四川、青海、宁夏10个省市区
研究目的评价我国省级妇幼保健院服务的技术效率,探讨各服务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省级妇幼保健院服务效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为其自身建设及工作重点提供参考意见
剪切黏稠液体(STF)是一种非牛顿流体,采用SiO2作为分散相微粒,极性溶剂聚乙二醇作为分散介质.用流变仪测量了STF分散体系中SiO2固含量为10%、15%、20%、25%、30%、35%、40%和45%的稳态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读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伤寒悬解》、《伤寒说意》两部医学著作,归纳整理了黄氏伤寒学术思想的渊源、特点和不足之处,探讨了黄氏的伤寒学术思想对后学者继承与发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20年高速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1996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风波之后,国际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方面问题引起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按照责任政府的要求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必须完善决最的察觉机制和协商机制,奠定决策的
唐代是一个多民族艺术共荣的时代,呈现出一番独特气质。壁画作为很好的艺术载体,久经时间、战乱、恶意损坏等洗礼依然屹立。它在唐代从内容、形式、技法、境界等方面都达到巅峰
本文根据指导机电专业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的实践,从指导毕业设计的意义、选题、总体方案设计以及设计论文撰写等环节讨论了如何充分利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
2011年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的若干规定》,各家金融机构都逐渐采用集中采购作为采购方式,某大型外资银行的全资子公司---Z公司也不例外,本文以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