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脑运动皮层手面区之间存在竞争性活动依赖性的相互作用,对上肢和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观察针刺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功能重组机制,为揭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生物学机制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同时,这一研究提示改善大脑皮层非适应性的脑可塑性(maladpative plasticity)可能是周围性神经损伤的治疗策略之一。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招募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66例,脱落6例,纳入60例,其中男性14名,年龄:18-63岁,平均36.52岁,平均病程20.2月。每个患者随机接受3种干预措施,包括电针患侧面口部穴位组、电针患侧同侧合谷穴组和假针刺患侧面口部穴位及患侧同侧合谷穴组,干预时间为30min,频率为2Hz,采用连续波,强度以受试者耐受程度为准;电针前后通过经颅磁刺激器(TMS)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FDI)、眼轮匝肌(00)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及皮层有效刺激部位。课题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题目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作用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19809。结果:1.基本资料比较:各组受试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组成、病程无显著性差别,各组受试者治疗前的量表评分及肌电图评估无显著性差别。2.基础状态比较:各组受试者的基线状态一致,受试者大脑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的总MEPs、平均MEPs、皮层有效刺激部位数量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电针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疗效(1)治疗后,电针面口部穴位组H-B量表等级评价明显改善,显效率为70%,FDI量表及症状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合谷组和假针刺组均无变化。(2)治疗后,电针面口部穴位组肌电图显示的颞支和颊支神经损伤程度明显改善(p=0.004,p=0.0015),合谷组和假针刺组均无变化。4.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兴奋性(MEPs波幅)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面口部穴位,面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著升高(P<0.05),手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著下降(P<0.05);①电针合谷穴,面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著下降(P<0.05),手区总MEPs和平均MEPs显著升高(P<0.05);③假针刺组,手区、面区MEPs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电针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MEPs的差值经ShaPiro-Wilk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如下:电针面口部穴位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总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眼区:-1373.05(-1968.750--525.0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3254.450(1826.250-4488.00)vs-603.150(-1253.750-950.250),P<0.05);电针面口部穴位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平均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眼区:-64.350(-87.00--45.5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151.700(-210.500—75.500)vs-31.85(-65.00-28.00),P<0.05);电针合谷穴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总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眼区:1209.550(547.000-1690.250)vs 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3075.300(-4309.000-862.750)vs-603.150(-1253.750-950.250),P<0.05);电针合谷穴组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平均MEPs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眼区:42.850(547.000-1690.250)vs20.050(-258.000-215.000),P<0.05)、手区:-151.700(-210.500—75.500)vs-31.85(-65.00-28.00),P<0.05);4.各组电针前后手面区面积的变化:(1)组内比较①电针电针面口部穴位组,手区面积缩小(P<0.05),面区面积无明显变化;②电针合谷组,面区面积缩小(P<0.05),手区面积无明显变化;③假针刺组,手区、面区有效刺激部位数量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电针前后大脑运动皮层手区、面区的差值经ShaPiro-Wilk检验,服从正态分布,选择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进一步两两比较,电针面口部穴位组有效刺激手区部位数量变化与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36<0.05),面区无差异性。电针合谷组有效刺激面区部位数量变化与假针刺组比较,面区有显著差异性(p=0.024<0.05),手区无差异性。结论:(1)电针患侧口面部穴位可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电针患侧合谷穴和假针刺无明显疗效,提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宜选用局部穴位。(2)电针面口部穴位可以反转周围性面瘫所导致的运动皮层手面区之间的功能重组,且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提示改善大脑皮层非适应性的脑可塑性(maladpative plasticity)是周围性神经损伤的治疗策略之一,同时这种理论为揭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生物学机制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花青苷是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既可以促进果实着色也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保健功能。玉露香梨是优质的红皮梨品种,但在生产上却普遍存在着色不良甚至不着色的现象。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促进果实着色并且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但其在玉露香梨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研究在不同ALA处理下,棚架栽培玉露香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其果实品质,为生产中应用ALA改善梨果实外观品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利用转录
集演员、剧作家、理论家、教育家、导演于一身的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终其一生为戏剧改革事业作贡献,欧阳予倩并非从小学习戏剧,他的戏剧之路多半由兴趣激发。从一开始日本留学期间加入春柳社,形成了早期的戏剧观;到回国后又以新文化人的价值立场迈入五四以后的现代戏剧建设之列,开启了戏剧改革之路,几经波折后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术界对欧阳予倩的研究尽管没有以前那么火热,但重视程度只增
目的:研究健脾消癥丸对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型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复发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中医证型“脾胃虚弱,湿热蕴毒”并行内镜治疗术的60例胃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HP阳性使用健脾消癥丸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HP阴性的患者给予健脾消癥丸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不使用健脾消癥丸,余同。疗程期间及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胃镜疗效、14C-UBT及息
恒星形成星系的恒星形成率与恒星质量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称为恒星形成星系的主序关系。准确测定;研究主序关系的斜率、截距以及弥散等数据;关于这些数据的一定分析;可以推断出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物理过程以及对观测具有一定的约束。通过对于不同红移范围内的星系的主序关系的研究,可以判定星系的形成与演化随红移的演化趋势。本文通过对COSMOS天区中的R波段星表数据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处理、计算以及统计分析。COSMOS巡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越来越多的环保型企业应运而生。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未饱和,大量相关投资企业争相进入市场,较少有企业退出市场,竞争激烈。但作为新型产业,环保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无前车之鉴,只能不断地摸索中前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A公司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环保型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体系尚未形成,导致公
得益于计算力的提升,近年来,深度学习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强监督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是让机器通过视觉实现场景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基于强监督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逐像素类别信息标注,这使得方法的实现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和时间代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基于弱监督学习的相关方法,只需要图像级或者物体框等标注,较低的标注成本使得基于弱监督学习的语义场景理解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相比像素级图像标注,
空间表现作为画面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们热于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德藏本《西厢记》作为一幅出色的艺术作品,其空间表现形式让人感受到创作者独有的情感表达,不仅能反映出创作者对于《西厢记》思想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其超前的空间意识。从当下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角度出发,德藏本《西厢记》的空间表现手法既具有典型意义又有其独创思想和社会价值。艺术的真正价值源于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创新,所以德藏本《西厢记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健康监测逐渐成为医疗监护的一个重要趋势,可穿戴的生物电信号测量电极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
传统认知网络中,由于确定了主用户系统的干扰门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管理主次用户间的干扰,但由于次用户间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次用户间的干扰会影响系统的信道容量。将功
沙门菌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随着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增长,其多重耐药问题已成威胁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