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关闭切口对术后早期活动时疼痛及功能锻炼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期间于山东省中医院关节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选择标准均为保守治疗无效的单纯性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择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一组选用0(3.5Ph.Eru)可吸收抗菌薇乔连续缝合关闭关节囊和皮下组织,一组选用不可吸收慕思7号线(3.5METRIC)间断缝合关闭关节囊和皮下组织。所有患者均采用同种材料缝线、同种缝合方式缝合皮肤。每组各30例,两组其它治疗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缝合所需要的时间,术后第1、3、5、7天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第1、3、5、7天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第3、5、7天进行膝关节HSS功能评分,采用SPSS22.0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 结果:连续缝合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间断缝合组在术后1、3、5、7天静息时VAS评分与连续缝合组无明显差异,在术后第1、3、5、7天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连续缝合组,术后第3、5、7天的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连续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虽然连续缝合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手术进程,但间断缝合不仅体现了对骨组织处理的重视,又减少了软组织损伤,实现了“筋骨并重”的完美统一,有效缓解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时疼痛并加快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筋伤较轻的间断缝合关闭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