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坦“完整人道主义”思想探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哲学的角度对雅克·马里坦所提出的“完整的人道主义”思想展开总体把握与理论诠释,并对近现代的人道主义的各种理论进行比较和反思,探求多元文化相似的价值旨归。马里坦认为,人在整个受造的等级序列中,上承天使,下接各种动物,因此,人是形式和质料、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体,而人的本性是精神性的存在物,受造于上帝,所以,人的精神性的存在是第一性的,而肉体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把人和集体虚幻为神、使人对它加以顶礼膜拜,是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罪魁祸首。人因此失去了存在之根。马里坦深信,唯有“完整的人道主义”即“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才能为人类构建一个完善的人和有道德的社会。马里坦的“完整人道主义”思想源于马里坦对于伦理学的重要性的强调。在他看来,人的伦理不只是通过自然理性的规律所能达到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宗教的启示才能达到,这是信仰高于理性在伦理学上的运用。马里坦认为,超自然的伦理高于自然的伦理,人首先要面对的是人对上帝的责任,其次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后者涉及到个人的权力以及社会关系层面的利益关系问题,但是,人对上帝的责任是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马里坦在强调神性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这是他完整人道主义的基本特征。马里坦将形式与质料学说应用于人,在倡导精神幸福的超越时,并不主张禁欲主义和排斥物质生活的幸福,不过,这种对世俗生活的肯定是以精神的超越为前提的。离开了对精神的追求,离开了对神圣的皈依和对完整的人道主义的追求,个体的物质生活无缘幸福。马里坦的完整的人道主义是对现代生活的崭新诠释视角,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在这一视角下,信仰的目的在于建立慰藉人生的理智秩序和社会秩序,从而使人类能够平安地拥有地球,拥有自然,拥有和谐的生存关系。这种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一切非理性的东西,以便向着理性的方向驯服它,强调人向着自己信仰之中的神圣性、超越性不断追求,从而使这种神圣性、超越性的酵母与灵感深入于生活的世俗结构之中,这样,人的神圣性、崇高性直指人生活的世俗结构,从而使世俗的秩序圣洁化。马里坦完整的人道主义承袭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传统,并将之与对神的信仰结合起来,它力求以民主的方式来诠释社会的多元现状,体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开始连续出现后,已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环境的恶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在给社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
社会时间作为一个重要范畴,既有哲学性质,又有科学性质,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理论价值,自古就成为思想家们研究探讨的命题。马克思将时间作为一个分析单元,运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研究
本文从《营造法式》探析了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在《营造法式》近百年的现代研究史中,绝大多数研究者始终把其视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知识的典范加以深入挖掘,成果
“要学会算4本账:政治账——党员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进去就没有权服务了;经济账——一年至少几十万元工资,为六七万元被抓真不值得;家庭账——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解散了;感情账——不要和私营老板感情太深,称兄道弟,进去了谁也不理你了!”这是浙江省衢州市原市委常委、巨化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志翔在一次公司大会上对干部的廉政教育。  言之凿凿,情深切切,不料这一切却在2009年8月26日成了绝
学位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网的复杂性,模拟人眼视觉的心理感受,提出一种基于格式塔的道路分离模型,从形状学的角度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道路进行提取。首先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使用分割技术提取出疑似道路的目标;然后按照疑似目标的实心度将其分类,对每一类分别进行道路目标提取。最后对3类识别出的道路信息进行验证与合并,得到连续光滑的道路提取结果。在真实的高分影像上进行实验,发现结果与人眼视觉感受一致,且总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