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细胞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Snail及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取所有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对照组取患者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ail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1.E-cadherin在实验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阴性表达(-/+)32例,阴性表达率为58.18%;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41.82%;在对照组55例患者中,阴性表达(-/+)1例,阴性表达率为1.82%;阳性表达(++/+++)54例,阳性表达率为(98.18%)。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nail在实验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阴性表达(-/+)7例,阴性表达率为12.73%,正常表达48例,正常表达率为87.27%。在对照组55例患者中,阴性表达(-/+)48例,阴性表达率为87.27%;正常表达(++/+++)7例,正常表达率为12.73%;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由癌旁组织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递减,而Snail的阳性表达呈递增,且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1,P<0.01)。4.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大小、ER无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HER-2相关,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5.Snail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ER、HER-2相关,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E-cadherin及Snail与肿瘤的发生及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Snail及E-cadherin的高表达是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进展以及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2.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cadherin及Snail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分级及HER-2表达显著相关,且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有效检测Snail、E-cadherin对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3.乳腺癌患者趋于年轻化(≤35岁),且乳腺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发展方向。E-cadherin及Snail的有效检测,为临床早期诊断、监测乳腺癌的进展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意义: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是多个因素所造成的不同阶段过程。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为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在乳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上皮-钙粘素(E-cadherin)与转录因子Snail出现异常表达,并促进了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有效检测Snail及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可以诊断肿瘤发生以及浸润转移关系,为临床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提供可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