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工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在地表水利用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上升,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已经造成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地面沉降、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全国在2006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地下水资源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利用开采以及污染情况,以针对各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污染是制约地下水开采与利用的首要因素,如何全面了解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与分布是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前提,也为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只能借助钻孔数据,数据获取工作量大,计算繁杂。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计算模型,对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研究也只能靠手工绘制,不仅误差大而且不直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GIS技术为地下水防污性能与水质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它能很好地解决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的空间数据管理、操作、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问题。组件式GIS的发展更为GIS技术与地下水防污性能计算模型集成和拓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在全国地下水资源新一轮调查开展的大前提下,总结以往GIS应用于地下水污染以及水质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地下水防污性能与水质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并且根据已有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空间信息制定了空间数据库及外部属性库的结构设计方案。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利用Visual Basic开发语言,开发了地下水防污性能与水质评价系统,同时还利用美国三维地质建模软件EVS-Pro与ARCGIS的接口,在ARCGIS界面实现了地下水污染物分布的三维可视化。该系统既可以利用现行的防污指数计算模型进行防污指数计算,也可进行水质评价,是集空间数据管理、计算、分析、可视化为一体的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