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贯穿始终,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后续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掌握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要求,以便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错误时常发生,这不仅影响学生计算的效果,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阻碍了他们学习的进程。基于对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目标进行:(1)研究小学生数学计算水平及发展现状;(2)研究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3)研究影响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因素;(4)研究改善小学生计算错误现状的策略。本研究的意义是为小学数学教师关于计算方面的教学提供具体参考例证,进而为小学生准确计算提供帮助。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根据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建构的思想框架及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开发了调查问卷、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卷和教师访谈提纲;(2)抽取115名(有效样本100名)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计算能力水平测试,并对某小学5位中级教师进行访谈;(3)收集数据,分析量化数据,归纳小学生常见计算错误类型;(4)根据(3)中调查的结果,找到影响计算错误的因素,进而提出改善计算错误现状的策略。通过测试发现,小学生常见计算错误类型主要有:(1)计算习惯方面的错误,主要包括抄错、写错以及书写不规范;(2)运算素养方面的错误,包括计算方法错误,计算公式、法则及概念错误,算理错误,混合运算错误,数感不强导致的错误;(3)心理因素方面的错误,包括感知不准等方面。整合调查问卷、教师访谈的结果发现,影响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因素有以下四个:第一,小学生计算兴趣高低对计算有很大的影响;第二,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第三,运算素养方面的原因,学生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法则、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提升学生运算素养,减少计算错误;第四,学生的心理素质对计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数学教学的启示有:首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其次,重视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再次,夯实运算基础,提升运算素养,包括加强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最后,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用多种途径对抗学生心理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