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文学思想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祎(1321—1372),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师学柳贯、黄溍,明初与同门友人宋濂俱以文章名世,二者同为浙东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著述颇丰。现有二十四卷《王忠文集》存于世。初明,与宋濂同为《元史》总裁。洪武六年,奉诏出使云南,诏谕梁王归降,害遇。建文时谥“文节”,正统间谥“忠文”,事迹见于《明史·忠义传》。作为元末明初浙东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王祎为文学、史学等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现有研究文献虽然对王祎有所关注,但是,对其文学思想的研究着墨甚少,其文学光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遮蔽。本文拟从王祎文学成就被遮蔽的原因起笔,探讨王祎的气节、史学成就、自身早逝,以及研究者对宋濂过多关注等主客观因素对其文学成就遮蔽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王祎文学成就的历史原貌,以此论证对王祎文学思想进行研究的意义,证明仍有对其进行个案研究的必要。对王祎进行个案研究,本文试图从王祎的心态入手,通过《王忠文集》整理和勾勒出王祎“志乎圣贤”的事功思想体系。王祎在师承、家族传统等主、客观因素的熏陶之下将该思想直接转化为“治世经邦”及“为圣贤之文”的行动。并且单纯地将前者理解为依托政治才能实现的理想,并表现出对政治的过度热衷。本文试图对王祎人生三个阶段中的求仕行为及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来展示元末明初的士人困境,以揭示文风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王祎的文学思想与其心态思想一脉相承,其“志乎圣贤”的事功思想直接影响他对文学的分类、功能、审美等元素的看法,这些元素的综合又形成了他自身的文学思想。其文学思想直接指导和影响了其文学创作及其对文学的评价。这使得王祎的文学创作在主观上与其思想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但是,由于现实环境与主体心态的变化,又使王祎的文学风貌在客观上与其所倡导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在对其文学文本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试图对王祎的文学观念、文学评价标准、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做细致探讨,以此来了解元末、明初的文化环境、士人心态、文风转变等问题,同时借此恢复王祎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其他文献
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制药、冶金等众多领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废水,其中就包括一类含盐量很高的废水,该类高盐废水所溶解的无机盐以硫酸钠和氯化钠为主。如
《林兰香》是清初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小说文本从上世纪8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
墨学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墨子》蕴涵了墨学之精髓。由于《墨子》一书缺乏文采,故从文学角度研究《墨子》者尤为寡少。文章主要以《墨子间诂》为蓝本展
<正>近年来,海曙区以统筹谋划、标本兼治、长效管理为理念,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杜绝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换来南塘河、月湖等美丽河湖常年碧水悠悠;完善的河长
尾矿库中的尾砂不断的堆存,将逐渐形成高势能人造危险源,对下游人民造成严重威胁,尾矿库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坝体浸润线过高,渗流量大造成坝坡稳定性下降。以河南省
谢惠连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创作在当时及以后都有一定的影响,形成所谓“谢惠连体”。族兄谢灵运与其交谊甚深,并为之揄扬,其行为、思想等对谢惠连的人生道路影响深刻
采矿机械包括采矿工程及相应的矿山辅助设施和简易的办公设施等。由于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矿山资源条件,公司年需石灰石用量,依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矿区范围批复文件的规
辽宁省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辽宁省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为区域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这批上市公
二十世纪是中国人的一个革命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带来了政治格局的变化,思想的解放,而且还带来了
本文以沈从文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沈从文在北京大学旁听、山东大学任教、西南联合大学执教三个时期,作为研究典型,来挖掘、分析他的创作理念的流变